最新供应室个人防护不到位原因分析(五篇)
供应室个人防护不到位原因分析篇一
1、医师应对x线检查的适应症与合理性进行评价,确定适当的检查方法,在获得相同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采用放射性检查诊断技术,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2、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检查操作技术,并根据被检查者具体情况制定照射条件,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提高射线质量,减少被检者接受剂量。
3、放射科必须建立和健全x射线检查者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及病人转诊等原因使受检查者接受不必要的照射。
4、严格控制各种健康体检中的常规胸部x线检查;控制x射线检查的间隔时间,接尘工人的x射线胸部检查间隔时间按有关规定执行。
5、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特别是婴幼儿、少年儿童;不得使用有防护缺陷的x射线机进行x线检查。
6、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射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10周,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x射线检查。确有必要者应做好周密的防护措施并进行知情告知。
7、放射科医技师必须注意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受检者照射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8、候诊者和防护人员(病人必须需被搀扶才能进行检查的除外),不得在无屏蔽防护听情况下在机房内停留。
9、科室应规划安全区域,确保候诊者不受射线辐射。
放射科辐射防护制度
1、机房设计合理,面积应满足防辐射要求,墙壁、门窗施工安装后经检测(主、副防护应达2.0和1.0铅当量),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2、机房外安装醒目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提醒周围人员。
3、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各种防辐射屏蔽隔离设备应齐全、充足、并保持完好、清洁、随时可以使用。
4、操作人员在机房内曝光时应穿戴防护衣、帽、手套、面罩,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射线损伤。
5、对患者注意防护,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曝光量和曝光次数,对敏感部位应做屏蔽防护。
6、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曝光前注意关好门窗,防止漏射线对他人的损伤。
7、使用移动式x线机摄片时技术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并注意周围人员的防护保护。
8、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内,确有必要者应作好周密的防护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9、操作技术人员发现机器有异常辐射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10、科室医技术人员应带个人剂量片监测辐射剂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辐射损伤情况。
11、按有关规定轮流安排工作人员休假或疗养。
12、科室设防护监督员,定期检查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
供应室个人防护不到位原因分析篇二
供应室工作人员防护措施
1.注意对回收物品的正规处理
1.1 污染器械的消毒
对回收污染物品(如金属类、搪瓷类、各类穿刺针)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因这些物品直接接触患者的伤口、血液、黏膜、皮肤等处,钳、镊的咬合面及轴节,各种穿刺针针栓内,易藏污纳垢,尤其是被各种传染菌污染后,如消毒不彻底,就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祸及患者及工作人员。因此,对回收物品一定用0.2%优氯净消毒液(它能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结核杆菌、真菌、芽孢、病毒)浸泡30min,进行常规刷洗,再用温水洗涤剂刷洗后烘干。
1.2 一次性物品的处理
一次性物品使用及品种逐渐增多,其管理工作明显突出。一次性物品使用后用0.2%优氯净消毒液先行浸泡初消,然后由供应室集中回收,进行一对一的交换,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失,避免污染环境,回收后,再用0.2%优氯净消毒液浸泡,用毁形机毁形,集中处理。
2.预防消毒灭菌过程中的伤害
2.1 高压蒸汽灭菌法引起中暑的原因及预防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通过蒸发出汗散热,使体内热蓄积而导致中暑。高压蒸汽灭菌消毒过程中,室内温度可达40℃,湿度70%左右,如此的高温,加上体力的消耗,在炎热的夏季易发生中暑。因此,消毒室必须安装排风扇,工作人员穿宽松吸汗内衣。下班后注意休息,保证营养,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适量饮用盐水。
2.2 化学消毒剂引起的伤害及预防
除物理灭菌外,供应室常会接触一些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甲醛有很强的气味
最新供应室个人防护不到位原因分析(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