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四篇)
春季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篇一
1、大致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
2、了解雷电的危险性。
3、掌握简单常用的避雷知识。
学习重点:
掌握简单常用的避雷知识。
学习过程:
一、看图片,师生围绕雷电现象自由谈话(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听过雷击伤人的事吗?)
二、教师讲解
1、雷电伤人的四种方式:
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
(1)雷电产生的原因: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闪电和雷鸣。
(2)雷电的危害:①击死击伤人畜;②击毁建筑、大树、用电设施。
2、举例
三、雷击的救护方法
四、师生讨论:怎样防止雷击?
(一)一般避雷方法
①雷击时远离大树,高大建筑。
②避免使用电器,看电视,打手机,打电话(必须打时使用免提)。
③关闭门窗。
④不拿金属物体在手
(二)板房避雷
①课桌椅离开墙壁。
②不靠进避雷杆。
五、读儿歌。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春季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雷雨天易发生雷击的场所
(1)地势较高处的地方。
(2)无防雷设施的地方。
(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场所。
(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5)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6)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7)孤立的烟囱或大树。
(8)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
二、雷雨天易引发雷击的现象有
(1)大开门窗,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
(3)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拨打、接听电话。
(4)用喷头洗澡。
(5)在旷野中打伞
2023年春季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