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计划(14篇)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计划篇一
本学期我们区科学教研组将认真贯彻区幼教教研工作的要点和思想,继续深入学习《纲要》精神,加强教研组的范式管理,以有效教学为抓手,以教师的发展为根本,坚持在幼儿科学教育研究中落实反思性教学策略,强化教研活动过程,提高教研活动实效。在研究中,我们将以教学活动作为基点,围绕不同年龄段科学活动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同时积极学习相关理论,提升教师在科学领域教学方面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关注科学区域活动的开展;并注重教研活动过程中成果的收集与推广。
二、工作重点
1.把“听评课”作为教研活动中反思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为平台,以观摩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教师反思为重点,提高教师科学领域专业素养和技能,同时提高教师说课、研课的能力。
2.整体备课、小组备课、个人备课等形式,发挥组员集体智慧,给予执教老师提供有效经验和帮助,完善活动教案。课后,执教老师进一步完善教学案例,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3.把握科学教学活动的备课要点,明确不同年龄段科学活动的内容,分析和掌握不同类型科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教法。
4.追求课堂的有效组织,以实现“有效教学”。
5.从教师在科学教育教学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出发,制定相应的理论学习、培训内容,加强组内教师科学素养、能力的培养。
6.关注不同教师的成长,有效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作用,骨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引领小组研讨,形成“伙伴共生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次教研活动可由骨干教师做主持人,拟定教研方案(与组长共同商定),撰写新闻稿(可以由执教老师撰写新闻稿)。
7.关注区域:通过对典型科学区域案例的分析,增进教师对科学区域的关注。
8.加强信息交流,注重每次活动信息的收集与推广,特别要及时将信息发布在区教育信息网上。
三、活动规范及要求
1.按时参加每次活动,有事必须先请假,事后补上假条,需园长签字。(一学年内缺勤两次将不能参加优秀组员评比)。
2.到其他园上课的老师需事先与幼儿园班级、老师进行联系,做好协调准备工作。
3.组内教师要在本园的科学教学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4.活动中认真完成听课记录,积极参与研讨。
5.认真设计、落实每次的教研活动方案。
6.对于每次教研活动的资料进行规范管理:上课教师及时上交活动教案、说课、教学案例;每次活动的教研方案、会议记录、新闻稿、照片等及时整理归档并上交。
下一页更多精彩“2017幼儿园教研计划”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计划篇二
小班区域活动计划表
一、幼 儿 园 真 好
区域名称
指 导 要 点
生活区
1、喂小动物。将纸板箱或鞋盒装成小动物,嘴部挖空,用较大的塑料勺子将塑料泡沫块、干蚕豆等作为食物给小动物喂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2、扣纽扣。准备缝各种纽扣的小衣服,供幼儿解开、扣上。
娃娃家
1、同类的布娃娃、毛绒玩具、餐具、塑料食品、婴儿用品等各3、4份。照顾娃娃收拾屋子等。
语言区
1、准备挂图。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2页《幼儿园也是我的家》、第3-6页《阿文的小毯子》、第15-16页《橡皮膏小熊》,录音带。
美工区
1、撕报纸。随意撕、贴。
2、橡皮泥塑。提供橡皮泥、模具,供幼儿压印或捏塑。
益智区
1、盖瓶盖。准备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瓶子和瓶盖,为瓶子盖上合适的.瓶盖,发展比较能力,提高手指和手腕的转动能力。
玩具区
1、提供汽车、积木等玩具或幼儿自带的玩具,供幼儿自由玩耍。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计划篇三
中班区域活动计划表
一、活动内容:中班区域活动
二、阶段目标:
1.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相互合作,懂得体谅别人,不争、不抢玩具,不影响他人,爱护玩具。
2.能在各种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和同伴共同协商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材料投放:
1.美工区:
主要提供材料:编织图、滚珠、颜料、颜料桶、油画棒、勾线笔、图形变变变范例、线描画范例、各种贝壳、各种手工纸、白乳胶、棉花、橡皮泥、泥工板等。
2.益智区:
主要提供材料:花片、拼插模型、数字卡片、纽扣、《沉与浮》操作材料及记录卡、《磁铁的好朋友》操作材料及记录卡等。
3.操作区:
主要提供材料:串珠、图形卡片、插花材料、扣纽扣、夹子、锁、多米诺骨牌、穿线板等。
4.阅读区:
主要提供材料:绘本、亲子自制图书。
5.语言区:
主要提供材料:《三只蝴蝶》指偶、自制图书、小雨点画、《贪吃的哈罗德》操作材料等。
6.建构区:
主要提供材料:建构图、大中小纸砖块、王老吉罐子、线轴、万通板、塑料罐、瓶子、花片等。
7.棋类区:
主要提供材料:五子棋、围棋、飞行棋、斗兽棋、跳珠及各种自制棋盘。
四、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五、指导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回忆上次建构区游戏情况。
2.介绍建构区新增设的图片: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根据建构图,运用铺平的方法建构桥,桥建好了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桥的旁边有什么建筑物。
(二)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
师:你今天想玩什么区域?怎么玩?
(三)师幼共同提出游戏要求。
1.根据区域人数自主选择并插好入区卡。
2.活动时专心操作、探索,遇到问题要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如果不懂再和其他小朋友或老师商量。
3.玩玩具的时候不争、不抢玩具,不影响他人,爱护玩具。
(四)幼儿自主活动,教师重点指导建构区。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对个别新材料,个别幼儿作适时的指导。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表现,给予肯定。
4.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给予适时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五)师生交流共享,引导幼儿评价游戏情况。
1.幼儿交流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幼儿能主动解决问题。
2.请建构区的幼儿说说建构图的使用情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计划篇四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2)学习用纸折出、剪贴出简单的物象。
(3)通过美工区中的“变废为宝”活动培养幼儿粗浅的环保意识,知道许多废旧材料还可以再利用,并能制作出很多漂亮的作品。
(4)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并能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象。
(5)幼儿继续学习民间的编织活动,如编辫子、绕相框。
2、数学区
材料提供: 10以内排序卡片,10以内的加减法
目标:
(1)学习按量(高矮等)的差异进行1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学习15以内的分合,20以内的加减法
(3)继续认识时钟,准确辨认整点和半点,并指导15分钟为一刻,初步了解分、秒、小时的关系。
(4)能主动、专心的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3、科探区
材料提供:悬挂的瓶子、磁铁、毛皮、尺子
目标:
(1)探索磁铁的特性,知道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探索磁铁的相吸相斥的特性。
(2)感受静电反应
(3)在敲击瓶子的过程中感受声音高低的变化
(4)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4、益智区
活动材料:拼图、沉浮瓶、棋类、放大镜、磁铁、迷宫图
目标:
(1)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
(2)学会玩不同的棋,能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从而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自制力,发展手脑的协调性。
(3)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5、生活区:
活动材料:线条、辫子等
目标:
(1)通过编辫子、系鞋带,培养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
(2)培养小老师,鼓励幼儿向同伴学习。
6、建筑区
材料提供:各色小积木
目标:
(1)指导幼儿集体构造活动,鼓励他们集体协商。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表现结构物体的特征和细节。
(3)逐步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主题广泛的大型结构游戏,鼓励幼儿新颖的构思。
(4)教育幼儿珍惜结构成果,组织他们对结构成果做出评价。
四、具体措施:
1、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操作的区域,可发动孩子与家长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各种成品、半成品,以便顺利的开展各种游戏。
2、在区域活动设置物品,具有全面性、层次性的特点,可供不同操作。
3、提醒遵守游戏规则。
4、教师认真有重点的辅导活动。
(1)教育引导有目的的选择区域,学习轮流着每天玩不同的区域。
(2)教师每天都有两项活动作为重点辅导。
(3)加强个别辅导。鼓励大胆进行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4)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特别功能,使个别能力差的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5)抓好活动后的评价及整理工作,以便更好的搞好区域活动。
(6)观察游戏情况,引导帮助解决游戏发生的问题,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
(7)教师密切注意游戏情况,记好游戏记录。
5、保证每天都有游戏时间。
6、在游戏过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五、各月具体安排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计划篇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大班的幼儿已是幼儿园中年龄较大的孩子,虽然如今是大班的孩子了,但他们身上依然留着许多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班幼儿对角色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他们与人的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高。在新学期的角色游戏中他们会表现出兴奋如热情,然而也同样会出现许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游戏兴趣:进入大班的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显得更为浓厚,选择游戏时有的幼儿表现得很热烈,喜欢争抢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样的孩子占多数,还有一部分则表现得很腼腆、含蓄,在游戏中选择一些较为安静的角色。孩子们选择游戏时也表现出个体倾向性,一部分幼儿善于发现和观察,爱探索,有的幼儿兴趣广泛,什么都要试一试。
2、游戏能力:游戏中幼儿角色经验丰富,对现实生活的表现能力强,孩子们能在游戏内容上随着游戏主题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并在游戏中有自己的主见。在教室的提醒下,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愿意和小朋友交流。
3、游戏常规: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有始有终坚持完成任务,并能遵守游戏的各项常规,但少数幼儿却少有耐心,总是这边做做那边看看,坚持性不够,有时甚至会故意捣乱他人的游戏,这就时常需要老师和同伴的提醒。对于这些幼儿有待于在这学期加强督促和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将对游戏中的薄弱之处重点练习训练,同时幼儿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基础上,逐步深化游戏的主题与目标,让游戏活动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因此,针对实际情况,本学期将重点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游戏常规和合作交往能力,为入下半学期做好准备。
二、游戏目标
1、按意愿自选角色,会进行角色分配,并能明确所扮演角色,了解其职责。
2、会运用简单的日常礼貌用语进行对话交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能创造性地运用形象,自由地开展游戏。
4、能遵守游戏规则,懂得爱惜、爱护游戏材料。
5、物品会按类摆放,并回自觉收拾整理。
6、同伴间友爱、谦让,合作与帮助,不争抢玩具。
7、同伴间会合作着完游戏,不单一地玩。各游戏会相连地玩。
8、会形象、逼真地进行模仿,会使用一些游戏道具。
9、评价时能安静倾听老师对游戏活动的讲评,不随意插嘴,下次游戏活动中能主动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游戏。
三、具体措施
(一)环境创设
1、期初合理调整游戏区,并根据幼儿需要增设游戏区,扩大原来区域的空间,考虑地理特点和游戏特点,做到科学适用。
2、提供部分成品玩具,如:头饰、等。制作部分半成品,并划分游戏区域,使游戏区域固定下来,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纸盒、易拉罐等废旧物品。
3、活动材料投放层次性、趣味性,迎合班内幼儿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活动材料提供多元化,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
(二)教师指导
大班角色游戏过程中还会出现不少的问题,比如想玩新主题新情节却没有足够的经验等,教师要全面地有重点地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全面的观察包括观察全班幼儿是否能够大胆地参与游戏,还包括教师要了解在游戏中的活动流程。教师还要重点观察幼儿产生的新主题,重点观察某一主题的游戏。适时指导包括幼儿求助时的指导,幼儿有争执,产生过激行为的适时指导,出现不安全情形时的适时指导;还包括观察到幼儿有与所担任角色有相匹配的行为、动作、语言时所给予的鼓励、肯定和引导。
(三)游戏后的培养
游戏结束后,万恶哦让幼儿在集体或小组面前讲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相互交流游戏的经验体会。引导幼儿话语中的闪光点加以点评,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环境,指导要协商,对于游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共同寻求改进的措施,使幼儿从中获得一些经验。
(四)做好游戏的跟踪观察记录
游戏中,教师多注意观察幼儿的反映,并及时观察辅导。做好现场跟踪观察、记录,及时评价和反思。
四、具体安排
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我们为孩子创设了角色游戏(游戏区)和区域活动(图书角.数学区.科学区.等)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1、引导幼儿在扮演角色时初步学习分工,明白自己的任务,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离开自己的岗位。
2、要随时添置物品,游戏结束时要整理好。
3、继续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让家长抽空带幼儿去菜场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参观,倾听有关人员的对话。
4、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大力鼓励幼儿带回废旧物品,老师与幼儿共同制作游戏材料。
5、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做个礼貌、文明的人。
6、幼儿自由讨论,选定游戏内容、游戏伙伴,确定游戏主题和玩法。
7、能大胆地讲出自己想承担的角色,并征得其他小朋友的同意。
例如:“我想当妈妈,你们同意吗?”,“我想当售货员,你们同意吗?”
8、能运用语言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即当几个幼儿争当同一个角色时,能通过协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两个幼儿都想当妈妈时可以这样解决:“咱们轮流当,你当一会儿,我当一会儿。”
9、引导幼儿在扮演角色时初步学习分工,明白自己的任务,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离开自己的岗位。
10、随时为幼儿准备充足的制作材料,并鼓励幼儿在游戏结束时把材料归放好。
一月份
1、继续要求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活动,能大胆、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游戏内容。
2、在游戏的过程中,根据游戏的需要,及时添置新的材料。
3、重点指导特色区的游戏,要求幼儿能用正确的方法下棋。
4、继续进行评议,运用集体教育的力量对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对不良行为提出改正的办法,并对评议做恰当的总结。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计划篇五
我班幼儿在通过大班上学期的游戏活动后,幼儿各方面的水平有着不同层次的提高。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在游戏中幼儿充分体现到自主及与同伴协作的乐趣,能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表情,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自己的行为、要求,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与人的交往能力,充分发挥孩子门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愿望。
区域游戏是当前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因此,区域游戏立足,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活动的时候老师要给予指导,引导更好的进行游戏,提高游戏质量,同时也是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手段。现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拟订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游戏总指导:
在区域活动,教师应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研计划(1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