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八篇)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一
为了加强公司内所有信息安全的管理,让大家充分运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1、it管理员负责公司内所有计算机的管理,各部门应将计算机负责人名单报给it管理员,it管理员(填写《计算机ip地址分配表》)进行备案管理。如有变更,应在变更计算机负责人一周内向it管理员申请备案。
2、公司内所有的计算机应由各部门指定专人使用,每台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均定为计算机的负责人,如果其他人要求上机(不包括it管理员),应取得计算机负责人的同意,严禁让外来人员使用工作计算机,出现问题所带来的一切责任应由计算机负责人承担。
3、计算机设备未经it管理员批准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更换;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计算机负责人应及时向it管理员报告,it管理员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如属个人原因,对计算机负责人做出处罚。
4、日常保养内容:
a、计算机表面保持清洁
b、应经常对计算机硬盘进行整理,保持硬盘整洁性、完整性;
c、下班不用时,应关闭主机电源。
5、计算机ip地址和密码由it管理员指定发给各部门,不能擅自更换。计算机系统专用资料(软件盘、系统盘、驱动盘)应由专人进行保管,不得随意带出公司或个人存放。
6、禁止将公司配发的计算机非工作原因私自带走或转借给他人,造成丢失或损坏的要做相应赔偿,禁止计算机使用人员对硬盘格式化操作。
7、计算机的内部调用:
a、it管理员根据需要负责计算机在公司内的调用,并按要求组织计算机的迁移或调换。
b、计算机在公司内调用,it管理员应做好调用记录,《调用记录单》经副总经理签字认可后交it管理员存档。
8、计算机报废:
a、计算机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it管理员根据计算机的使用、升级情况,组织鉴定,同意报废处理的,报部门经理批准后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到财务部办理报废手续。
b、报废的计算机残件由it管理员回收,组织人员一次性处理。
c、计算机报废的条件:
1)主要部件严重损坏,无升级和维修价值;
2)修理或改装费用超过或接近同等效能价值的设备。
1、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应做到防尘、防潮、防干扰及安全接地。
2、应尽量保持计算机周围环境的整洁,不要将影响使用或清洁的用品放在计算机周围。
3、服务器机房内应做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非主管维护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1、职责:
a、it管理员负责软件的开发购买保管、安装、维护、删除及管理。
b、计算机负责人负责软件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2、使用管理:
a、计算机系统软件:要求it管理员统一配装正版windows专业版,办公常用办公软件安装正版office专业版套装、正版erp管理系统,制图软件安装正版cad专业版,杀毒软件安装安全杀毒套装,邮件软件安装闪电邮,及自主开发等各种正版及绿色软件。
b、禁止私自下载或安装软件、游戏、电影等,如工作需要安装或删除软件时,向it管理员提出申请,经检查符合要求的软件由it管理部员或在it管理员的监督下进行安装或删除。
c、计算机负责人应管理好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或软件的用户名、工号、密码。若调整工作岗位,应及时通知it管理部员更改相关权限。不得盗用他人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计算机,或更改、破坏他人的文件资料,做好局域网上共享文件夹的密码保护工作。
d、计算机负责人应及时做好业务相关软件的应用程序数据备份(刻录光盘),防止因机器故障或被误删除而引起文件丢失。
e、计算机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或出现错误代码时,计算机负责人应及时上报it管理员进行处理。
3、升级、防护:
a、如操作系统、软件需要更新及版本升级,则由it管理员负责升级安装、购买等。
b、u盘、软盘在使用前,必须先采用杀毒软件进行扫描杀毒,无病毒后再使用。
c、由it管理员协助计算机负责人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木马程序检测和清理工作,要求定期更新杀毒软件。
1、要求:
a、it管理部员负责计算机或相关电脑设备的维护。
b、对硬件进行维护的人员在拆卸计算机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
c、对硬件进行维护的人员在作业完成后或准备离去时,必须将所拆卸的设备复原。
d、对于关键的计算机设备应配备必要的断电、继电保护电源。
e、it管理部员应按设备说明书进行日常维护,每月一次。
2、维护:
a、计算机的使用、清洁和保养工作,由计算机负责人负责;
b、it管理员必须经常检查计算机及外设的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a、禁止浏览或登入反动、色情、邪教等不明非法网站、浏览非法信息以及利用电子信箱收发有关上述内容的邮件;不得通过互联网或光盘下载安装传播病毒以及黑客程序。
b、禁止私自将公司的受控文件及数据上传网络与拷贝传播。
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上报公司it管理员,填写《公司电脑维修记录表》;由it管理员负责维修。
由于计算机设备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因此,it管理员将计算机的管理纳入对各计算机负责人的绩效考核范围,并将严格实行。
从本制度公布之日起:
1、凡是发现以下行为,it管理员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处罚并追究当事人及其直接领导的责任,严重的则交由上级部门领导对其处理。
a、私自安装和使用未经许可的软件(含游戏、电影),每个软件罚50元。
b、计算机具有密码功能却未使用,每次罚10元。
c、下班后,计算机未退出系统或关闭显示器的,每次罚10元。
d、擅自使用他人计算机或外设造成不良影响的,每次罚50元。
e、浏览登入反动、色情、邪教等不明非法网站,传播非法邮件的,每次罚100元。
f、如有私自或没有经过it管理部审核更换计算机ip地址的,每次罚10元。
g、如有拷贝受控文件及数据,故意删除共享资料软件及计算机数据的,按损失酌情进行处罚。
2、凡发现由于:违章作业,保管不当,擅自安装、使用硬件和电气装置,而造成硬件的损坏或丢失的,其损失由责任人赔偿硬件价值的全部费用。
1、本制度为公司计算机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计算机负责人必须遵守该制度。
2、本制度由it管理员负责编制与修改。
3、本制度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二
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2、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拔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it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一)操作代码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代码。操作代码分为系统管理代码和一般操作代码。代码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
(二)系统管理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系统管理操作代码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
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代码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
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
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代码;
(三)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
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
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
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陆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在相应登记簿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
3、服务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置和管理,并由密码设置人员将密码装入密码信封,在骑缝处加盖个人名章或签字后交给密码管理人员存档并登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启用封存的密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由密码使用人员向密码管理人员索取,使用完毕后,须立即更改并封存,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4、系统维护用户的密码应至少由两人共同设置、保管和使用。
5、有关密码授权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有关部门负责人须指定专人接替并对密码立即修改或用户删除,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
1、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备份数据必须异地存放,并明确落实异地备份数据的管理职责;
2、注意计算机重要信息资料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存放、运输安全和保密管理,保证存储介质的物理安全。
3、任何非应用性业务数据的使用及存放数据的设备或介质的调拨、转让、废弃或销毁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逐级审批,以保证备份数据安全完整。
4、数据恢复前,必须对原环境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有用数据的丢失。数据恢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数据恢复手册执行,出现问题时由技术部门进行现场技术支持。数据恢复后,必须进行验证、确认,确保数据恢复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数据清理前必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在确认备份正确后方可进行清理操作。历次清理前的备份数据要根据备份策略进行定期保存或永久保存,并确保可以随时使用。数据清理的实施应避开业务高峰期,避免对联机业务运行造成影响。
6、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数据管理部门需与相关部门制定转存方案,根据转存方案和查询使用方法要在介质有效期内进行转存,防止存储介质过期失效,通过有效的查询、使用方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转存的数据必须有详细的文档记录。
7、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本公司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设备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送修前,需将设备存储介质内应用软件和数据等涉经营管理的信息备份后删除,并进行登记。对修复的设备,设备维修人员应对设备进行验收、病毒检测和登记。
8、管理部门应对报废设备中存有的程序、数据资料进行备份后清除,并妥善处理废弃无用的资料和介质,防止泄密。
9、运行维护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经常进行计算机病毒检查,发现病毒及时清除。
10、营业用计算机未经有关部门允许不准安装其它软件、不准使用来历不明的载体(包括软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1、进入主机房至少应当有两人在场,并登记“机房出入管理登记簿”,记录出入机房时间、人员和操作内容。
2、it部门人员进入机房必须经领导许可,其他人员进入机房必须经it部门领导许可,并有有关人员陪同。值班人员必须如实记录来访人员名单、进出机房时间、来访内容等。非it部门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中心对系统进行操作
2023年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