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帝庙导游词150字(8篇)
关帝庙导游词150字篇一
大家好,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运城市运城古称河东,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属于晋南地区。
运城是"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史称"盐务专城"、"盐运之城",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
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达16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四大明楼之一永济鹳雀楼、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华祭祀圣地万荣后土祠、中国死海运城盐湖,以及盐湖舜帝陵、黄河大铁牛等等。最主要有驰名中外的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
西解州城外的关帝庙。关帝庙是奉祀三国时期武将关羽的寺庙,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乃至海外关帝庙中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庙宇,也是国内现存最好、最完整的关庙建筑群之一。关帝庙南倚中条山,北濒盐池水,绿树成荫,景色秀丽,具湖光山色之胜,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读《三国演义》,看《三国》戏和电视剧,都知晓关羽的盛名,可谓家喻户晓。关羽终年59岁,字云长。传说关羽本来不姓关,因杀了欺侮良家民女的县尹被迫捕,逃至撞关,过关隘被关吏查询时。他随口指关为姓,从此以关姓闯至河北涿县。以后,与刘备、张飞结为手足兄弟。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俘虏,曹操赏识他英勇善战,拜他为偏将军。关羽斩颜良、文丑,封汉寿亭侯。随后,关羽再次投奔刘备,著名的赤壁大战,刘备和孙权联合击败曹操,关羽受命镇守要塞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4年),关羽率军攻樊城,水淹七军,活捉曹操大将于禁,斩名将庞德,威震华夏。不料孙权乘机派兵从背后偷袭,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关羽战功显赫,名声跃居历代名将之上,后被迫封为“壮缪(miu)侯”。民间百姓追慕关羽忠孝义勇,逐渐奉若神明。历代统治者利用关羽对君主忠贞不二的品格,大肆宣染和教化,逐渐封王、封帝。明清时代,关羽有“武王”、“武圣人”之尊,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省会、历史名城——太原。太原,山西省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中国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
这里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京”、九边重镇、晋商故里。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为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文明荟萃之地,这里有大唐的气度,晋地的风流。灿烂的名胜古迹让这座城市魅力无限。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黄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东汉著作家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所以太原简称“并”,唐代诗人杜甫也曾称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太原现仍有并州路,并州饭店等。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497年,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在今天太原市晋源区。所以,20___年太原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随后,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最后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
太原也是龙兴之地,建立北齐政权的高洋父子发迹于太原,称太原为“别都”;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兴唐的李渊父子也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李渊建立唐朝,称太原为“北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我们山西太原;五代时,太原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相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这些一个个所谓的“真龙天子”之所以能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实际上因为太原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并且是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历史上这里就有“乱世出英才”、“并州自古多英豪”等说法。
关帝庙导游词150字篇二
这次,我们有幸来到运城,去参观中国最大的关帝庙。
今天正赶上大雨,在去关帝庙的路上,有一座山,山上立着一座关公像,在瓢泼大雨的笼罩下,只能隐隐约约看见关公像的轮廓,犹如高大的神仙一般从朦胧的山间手持大刀向我们走来。
到了关帝庙的门口,雨也不下了,大家都说是关公显灵了,让我们参观好。走进庙里,石路两旁绿树成荫,叶与叶间有成簇的花,古建筑的庙掩映在红与绿之间,独有一番宁静和韵味。
关帝庙的寝宫最值得细细品味。从远处看,寝宫深藏在林树间,有树冠超出宫殿,形似一条龙,左为头,仰天长啸,右为尾,翘上苍穹。据说是院中间的四棵柏树自然长成,没有人工修剪,也照应了关公是青龙转世。这大自然太神奇了。
走近寝宫,左有一座“刀楼”,右有一座“印楼”。进了寝宫,正面为一座坐卧姿的一比一关公像,也是全国关公像里与史料记载的真实关公长相最为接近的一尊塑像。导游说,关公脸上长着七颗痣,像北斗七星,是帝王相,而关公一生轰轰烈烈,为自己的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也因忠诚与义勇的人格魅力博得许多帝王的敬重,也成为百姓心中的英雄好汉。在关帝庙里,处处悬挂着帝王名人敬献的匾额,有康熙的、咸丰的、,还有慈禧太后主持修建的庙。可见关公是多么的受人尊敬!
在关公寝宫的二楼,有一种叫做“胆”的吊在屋顶的东西,是由许多有凹槽的木条像孔明锁一样的榫卯结构环环相扣而成,没有任何钉子之类固定的东西。在古时候,只要有风吹来,胆就会转动。有许多专家曾试着把胆取下来拆开,再试着拼起来,可是没有一次成功拆开,更别说拼起来了。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不能比的,所以专家称这个东西为“胆”,只有像古人这么有胆子的人才能制造出这样复杂的工艺。
人们都说关公很灵,能保佑自己。当地人说,每年农历五月十三都要下一场大雨,是因为关公曾在这天磨刀,正愁无水磨刀,忽然天降大雨,于是人们把这天定为“磨刀日”。而人们也很敬重关公,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关公的生日,人们都在自家做好给关公的饭,再一起集资给关公做一个很大的蛋糕,热热闹闹地给关公过一个生日。现在关公已经不只是当地人们心中的保护神,也是全国各地都信仰的神。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信仰,并世世代代尊重着,缅怀着。
关帝庙导游词150字篇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参观关帝庙。
运城关帝庙是我国最大的武庙,全国有三处纪念关羽最著名的地方,一处是洛阳的关林,一处是湖北当阳的关陵,关老爷是解州常平村人,所以全国最大的关帝庙就是现在大家所在的——解州关帝庙。
关帝庙的第一道门叫“端门”,端门前的这块四龙壁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大同、北京都有九龙壁,这里建四龙壁是因为关羽生前是人,死后才被封为帝王,所以这里建四龙壁,说明关羽和一般的真龙天子的不同。四龙壁烧制于明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60多年了,龙壁从上到下是天地海三界,说明天地人和,吉祥如意的征兆。四龙壁上人物的头都没有了,期间有人来这里盗走头像,买到美国,现在还在美国的博物馆展出。
请大家抬头看一下端门上方的题字,中间是”扶汉人物”,两边为”精忠贯日”和”大义参天”。都是对关老爷恰当的评价。
大家请看这个由三支铁柱组成的“门当”,它也叫“挡众”,以前来朝拜关老爷在这里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再大的官也得步行进庙,挡众就是起这个作用的。这两尊铁狮子铸于距今380多年前的明万历年间,也是起着威状气势的(当地小姐讲是“功德碑”的)作用。
这个门叫雉门,平常不开,文武百官朝关老爷是走旁边的文经门和武伟门。关帝庙是一处宫殿式的建筑,古人修城墙,以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雉门只有皇帝才可以经过,因为关老爷也被封为帝王,所以关帝庙是按照皇宫的形制修的。在修建过程中又吸取了很多民间的风格。大家请随我走进雉门,雉门后面是较大的台子,在台阶两侧预先留好的石槽中搭上木版,这里就变成了一座乐楼,大家请看台上的匾额“全部春秋”、“演古”“证今”不正是戏台上将要上演的吗?
午门本来也是只有皇宫中才可以有的,大家都很熟悉“午门斩首”,而这个权利却只有皇帝才能实行,关羽死后极尽尊荣,宋称王,明封帝,清尊圣。所以关帝庙才有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午门。午门内有周仓和廖化的画像,周仓是为关羽扛刀的步将,著名的飞毛腿,关老爷的赤兔马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周仓能紧紧相随。廖化是蜀国后期的大将,所谓的“蜀国无先锋,廖化为大将”,在这里,廖化和周仓一起做关帝庙的门神。午门两边有青龙、白虎,道教的护法神也在这里守卫着关老爷的安全。午门四壁有许多壁画,画关老爷的生平,从桃园结义到水淹七军,关帝庙忌讳“走麦城”,所以壁画中也没有这个内容。午门内有众多的匾额,其中以柯横行书的“乾坤正气”为佳。
关帝庙导游词150字篇四
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镇西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俗称解州关帝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后屡建屡毁,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072)大火之后,历时十载而重建的。庙以东西向街道为界,分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约66600余平方米。街南称结义园,由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莲花池、假山等建筑组成。残存高2米的结义碑1通,白描阴刻人物,桃花吐艳,竹枝扶疏,构思奇巧,刻技颇高,系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言如泗主持刻建的。园内桃林繁茂,千枝万朵,颇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街北是正庙,座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占地面积18570平方米,横线上分中、东、西三院,中院是主体,主轴线上又分前院和后宫两部分。
前院依次是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两侧是钟鼓楼、“大义参天”坊、“精忠贯日”坊、追风伯祠。后宫以“气肃千秋”坊、春秋楼为中心,左右有刀楼、印楼对称而立。东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葆元宫、飨圣宫和东花园。西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歆
最新关帝庙导游词150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