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音乐教学技能大赛心得体会及收获 音乐教学技能大赛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音乐教学技能大赛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和他的创作风格.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

义情趣。

【教学重点】

欣赏与学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

歌曲中跨小节切分节奏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 聆听音乐,导入新课

1、老师先放一段钢琴曲,大家用心聆听这个音乐片断,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谁听过这首乐曲,乐曲教什么名字,曲作者是谁,以及同学们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

(播放钢琴曲《欢乐颂》片段,师生随音乐律动。)

2、引出新课《欢乐颂》。

二、讲授新课

1、简介作曲家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是音乐史,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之一,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个派流的大师。贝多芬用音乐与厄运抗争,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爱,用音乐举起自

由、平等、博爱的大旗,憧憬人类友爱、力量和美好的理想,他是西方音

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2.简介贝多芬的作品——请你说说贝多芬

3.介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这首曲子是1824年贝多芬耳聋时创作的,它带有一些宗教色彩。首

次将人声加入交响乐的作品,作品体现了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而《欢乐颂》是《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也是音乐史上第一次把人声加入交响乐的一次创举。

三、欣赏歌曲《欢乐颂》

1、聆听合唱作品《欢乐颂》,了解有关贝多芬的音乐故事,思考歌曲的

感觉是怎么样的?

2、学生交流、讨论。

3、老师总结:热情 庄严 神圣。

四、学唱歌曲《欢乐颂》

老师叙述:《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

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那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经典之作——《欢乐颂》。

1、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2、教师伴奏,学唱歌曲。

3、教师教唱歌谱。

4、解决跨小节连音。

2 3 43 1 |23 43 2 | 1 25 3 | 3 3 4 5|

32 1 1 | 23 2. 1 ||

5、学生齐唱。

6、要求加入强弱规律进行演唱。

这首4/4拍歌曲的旋律进行以正拍进入的级进为主、大量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故歌曲的情绪给我们听觉上的感受是热烈、庄重的,所以不难看出,旋律、节奏、速度是影响音乐情绪的重要因素,它在音乐表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五、创作表演。

设计《欢乐颂》的演唱形式。

(指挥、朗诵、领唱、伴唱)

六、小结

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

在音乐课上,不仅能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课得到一种锻炼。在学唱的同时也学到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著名唱段,但是在1824年这部交响曲首演时贝多芬已双耳全聋,但他的作品却丝毫没有受到他多舛命运的影响,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怀着对贝多芬的崇敬、歌颂之情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巨人”。(播放视频,完整欣赏音乐。)

对于音乐教学技能大赛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二泉映月》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民乐之一。在兴奋的时候听它,总能使自己很快沉静下来,不至于失去自我;在忧郁的时候听它,仿佛乐曲能带走我的烦恼,让心灵有了归属;在悲伤的时候听它,更如找到了倾吐的对象,忍不住泪水潸然而下。所以,对于乐曲《二泉映月》我有一种不解的情结,无论何时听到它,总会驻足凝神,听上片刻。心中也会疑惑:为什么阿炳的乐曲能承载这么多的情感?会有如此丰富的内涵?

伴随着《二泉映月》婉转回荡的乐曲声,我翻开了苏教版第十册课文《二泉映月》。琴声中,文字里,我仿佛看到阿炳正坐在月下二泉轻拨琴弦,乐声如泉水潺潺流出……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

音乐教学技能大赛心得体会及收获 音乐教学技能大赛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四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