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小蜗牛爬山教案(优秀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7-301

小蜗牛爬山教案篇一

通观三年级语文教学整体训练进程,是在理解字词和句子的基础上过渡到段的教学,最后达到段的训练过关,也就是说能读懂句子,从意思上联成句群,知道哪几个句子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所谓给自然段分层次),能给自然段概括大意或写出小标题,归纳段落大意,再从读懂一段话的基础上写好一段话,为四年级的阅读和作文打好基础。

第七册共有七组课文、七个读写训练项目,而第七组(最后一组)才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爬山虎的脚》是指导学生读懂一段话、写好一个片断的一篇范文,教好这篇课文不但对“读懂一段话,写好片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四年级七、八两册语文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文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进而学习作者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有顺序、具体地写好一段话。

(一)抓“题眼”导入课文,展示重点。

提问:

1. 本课课题哪一个是在重点词(板书:脚)

2. 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

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或结尾的句子,使学生掌握找自然段大意或综合段意的最基本方法。如第三段结尾句“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总结性概括这一段的大意,第四、五自然段开头句子“爬山虎的脚……”提示了这二段的所要学的内容。

(二)精读重点段,抓训练项目过关。

第三自然段提问:

1.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2. 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挂图,引图理解)

板书:形态

颜色

……像……

3. 为什么用“六、七”根

4.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谁还能用另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第四自然段提问:

1.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指名上台前作演示)

板书:触着墙变成爬住

直弯曲

把……拉一把

使……紧贴

2. “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谁能学一学蛟龙爪子的样子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 这段话中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段落大意

4. 谁还能用另一句话概括大意,或作小标题。

第五自然段提问:

1.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会怎样

板书:没触着墙萎

2. “萎”是什么意思

“连痕迹也没有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3. 触着墙的又怎样

板书:变相当牢固

4. 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更具体地说明“相当牢固”,把两句话对比朗读看有什么不同(展开讨论)。

①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爬在墙上相当牢固。

②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爬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休想”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能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5. 这个自然段写了哪几层意思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第一层:写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的就萎了。

第二层:写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6. 爬山虎的脚和墙有什么关系

概括大意: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爬得牢固,没触着墙就萎。

小结:三、四、五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三)调动自读能力,通过朗读、填空解决课文非重点部分。

1. 提问:课文除了写“脚”,还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 通过多种形式感情朗读,让学生获得美感,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3. 通过改变形式填空,进一步理解课文填空练习。

爬山虎的叶子好看得很,刚长出来颜色是,长大变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叶尖一顺儿,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

4. 这段话主要内容是说什么

爬山虎的叶子好看得很。

5. 还可以怎么说

1. 分段、归纳大意。(略)

2. 练习、观察、说话、写作。(略)

通过读、观察、说、写,最后达到单元训练项目(读、写)整体过关。

小蜗牛爬山教案篇二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自渎课文,重点学习本课第1、2段。

(3)学习作者描写事物得方法,学习如何去观察一个事物。

(4)激发学生观察得兴趣,做生活得有心人。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观察事物得方法。

(2)通过对词语得理解,了解爬山虎得特点。

爬山虎得特点。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会爬墙吗?那有没有会爬墙得植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会爬墙得植物。教师板书——爬山虎得脚

二、初读课文,解疑,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得生字、生词,并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

2、可见出示本课生字,生词,学生读,师纠正

3、读课文,找出课文得哪几段写了爬山虎得脚。

4、教师讲解本课体裁——说明文。

三、讲读课文。

1、课文得1、2自然段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a、个别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写什么?

b、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c、齐读思考:你能从这两句话中看出爬山虎得什么特点?

2、讲读第2段、

a、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b、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c、叶子颜色得美表现在哪里?

d、叶子得均匀、整齐表现在哪里?

3、导读。

a、爬山虎叶子得颜色变化。

b、爬山虎长大了得叶子颜色很美。

c、爬山虎得叶子长得很整齐。

d、爬山虎得叶子得很均匀。

e、当风吹过,满墙得叶子也很美丽。

4、理解:拂漾

5、齐读课文,个别读

6、归纳短意。

四、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小结,准备下课。

小蜗牛爬山教案篇三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推荐阅读《爬山虎的脚》生字生词卡片。生字课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师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两位作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了解。

3、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试读课文,自学生宇新词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正音巩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结合积累,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

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

黄昏客厅余晖蕴含摇曳莫名其妙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读词语和生字卡片。

4、重点指导书写:篇、翻、糊,几部分要写紧凑(课件演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组织朗读比赛,要读得正确、流利。

小蜗牛爬山教案篇四

《爬山虎的脚》。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凯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1、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2、同学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瑰丽无比的五彩瑶池;感受了高大的皂夹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

一、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身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同学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同学充沛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考虑: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脚的样子、脚的形状、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你

最新小蜗牛爬山教案(优秀9篇)

小蜗牛爬山教案篇一通观三年级语文教学整体训练进程,是在理解字词和句子的基础上过渡到段的教学,最后达到段的训练过关,也就是说能读懂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