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项目建议书谁编制(14篇)
项目建议书谁编制篇一
1、项目名称
xx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
xx
3、项目投资人
xx
4、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建设面积xx亩的现代化生态园。
5、产品规模
种植乔木类绿化苗木占地xx亩,灌木类绿化苗木占地xx亩。
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承包土地xx亩,引进和购置绿化苗木种子;购置提水设备1套;机械设备1套;运输车辆1辆;购置生产工具等。
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全部由公司自筹资金。
8、项目建设期及远期规划
本项目建设期两年,即从20xx年至20x年,一期承包土地xx亩,建设期一年,二期规划xx亩,建设期一年。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社会发展大背景
按照市委确立的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定位。围绕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着力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以现代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我县都在积极创建文明、卫生、园林城市活动。要求拓展人口密集区绿地,加快城市公园、生态农业观赏园、经济林和风景林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外围生态圈。在这种大的发展环境下,观赏植物、园林绿化必将成为城市建设、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点缀和添色,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xx镇位于西部,与河南省xx县相邻。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境内河流纵横,良田千顷,林木葱郁,环境幽雅,但是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菜为主。由于农业生产摆脱不了传统农业的束缚,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应缓慢,经济效益比较低。xx镇从事种植绿化苗木、花卉、观赏盆景的企业很少,没有一家把绿化苗木、花卉种植与园林休闲观光相结合,而本公司重点打造绿化苗木,观赏植物,盆景,鲜花等种植,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园林观赏、健身、垂钓、玩水、乡村旅游度假等休闲观光项目。种植的绿化苗木、花卉、观赏植物能够
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少噪音、能有效改善我镇近郊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风貌,进一步提升105国道现代农业示范线的.景观风貌。通过大力种植绿化苗木、观赏植物、鲜切花卉,带动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预测
我国加入wt0后,经济溶入全球一体化,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粮、棉、油等农业产业将处于劣势,而技术型的苗木、花卉等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保意识的增强,给观赏植物,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带来了无限生机。该产品在市场滞销之时,仍可通过对园林苗木的培育,增加树龄等方式,使价值倍增,在市场好转时卖出更好的价格,因此该项目市场风险小。近年来,我国苗木花卉业发展迅速,优质苗木花卉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我县苗木花卉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化苗木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大。现在xx镇从事种植绿化苗木、花卉、观赏盆景的企业很少,所需绿化苗木、花卉、观赏盆景大部分从外地调进,运输及苗木价高,长途搬运成活率相应降低。本项目的实施将减少从周边县份调运绿化苗木,并积极发展适宜本地生长的绿化苗木,因此,本项目建成后的销售前景十分广阔。
四、建设地点
1、建设地点及规模
本项目拟选择在xx县xx镇xx村,拟建设规模为xx亩。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
2、建设地概况
2.1xx县概况
xx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东邻六安、寿县,西与河南省固始县毗邻,南与金寨接壤,北与颍上、阜南隔淮河相望。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属低岗丘陵地区,北部为平地湖泊河流,淮河流经全县79公里,内河航运直通长江各口岸,是淮河中游的重点行蓄洪区,淮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该县内。城西湖、城东湖、姜塘湖三大行蓄洪区(建国后区行蓄洪25次),总面积953平方公里,占全省行蓄洪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调蓄洪水能力50亿立方米,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总面积34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237公顷,辖32个乡镇,425个行政村,16个社区,总人口165万人。
2.2 xx镇概况
xx镇位于xx县西北部,距离县城34公里,面积121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人口5.6万人。下辖桃园、苏宋、双圩、杭庙、八里、黄虎、腰屋、团山、周楼、马鞍山、蝎子山、中军楼等12个行政村。主要农作物为油菜、小麦、水稻。
这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105国道和在建中的商景高速横穿全境,阜六高速贯穿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矿产资源丰富。冯井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
五、一期二期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1、一期二期建设规模
一期二期种植乔木类绿化苗木占地200亩,灌木类绿化苗木占地100亩,水产养殖占地100亩,花卉占地70亩,乡村生态农家土菜馆占地30亩。
2、一期二期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土建工程
建设农家土菜馆5000平方米;建设仓库500平方米;休闲观光设施1000平方米;育苗大棚10000平方米;花卉保温大棚10000平方米;智能恒温大棚5000平方米;
(2)设备及管道安装
主要包括:建设自动灌溉管道10000米,购置提水设备2套;机械设备3套;运输车辆3辆;以及建设动力电线路,购置生产工具。
(3)项目建设其他费用
主要包括:承包土地500亩,引进和购置绿化苗木及观赏植物,花卉种子。
六、一期二期项目实施计划
1、一期二期实施年限
本项目计划当年实施,即从20xx年1月开始至 20xx年12月建成。
2、一期二期进度计划
一期二期建设两年内完成。当年建好300亩的苗木基地,安装电排灌溉网,整修好进场路,修建好钢架大棚,安装灌溉管道,引进各种绿化苗木及观赏植物、花卉种子,20xx年建好占地30亩的农家土菜馆,20xx年12月建好10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花卉基地70亩。
七、劳动组合、管理与运行管护
1、劳力定员、人员素质、人员培训
基地定员20人。苗木基地设初中级职称2人,高级职称1人,技术工人10人,其他尚缺人员临时招用。计划通过一年培训,使全部工人均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
2、组织管理
基地设总部,由总经理负责。负责整个基地的生产、经营、管理。
八、投资总预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总预算
2、资金筹措
项目总预算万元,企业自万元。
3、资金使用
企业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土地承包、苗木、种子引进、水塘改造及农家土菜馆建设。
九、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是长期的农业投资项目,第一年、第二年为建设期没有销售收入,第三年至第四年销售收入只能够支付当年土地租金、人工工资及后期扩大再生产,第五年至第八年每年逐步收回全部投资,八年后开始盈利。
2、社会效益
本项目种植的1000亩绿化苗木、花卉、盆景、水产养殖,打造了一个1000亩的湿地公园。资金由企业投入,为政府节约湿地公园的资金投入及每年的管理费。通过流转土地,解决了荒坡地农民种地难问题,通过雇佣农业工人、收购籽播苗、与当地苗木经纪人合作营销等方式,可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约20人就业,每年直接带动农户增收。项目绿化苗木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技术示范,以及项目单位对当地农户的技术培训指导,可促进当地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可间接带动苗木基地上千亩,带动几百农民就业。
3、生态效益
本项目是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盆景等种植,不仅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还将改善和促进项目地生态环境。项目建成实施后将起到一个科技示范作用,可间接带动苗木基地上千亩,政府不投资就建了一个千亩湿地公园,有效地改善城镇生态和人居环境。
十、项目管理及保障措施
1、项目管理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李荣忠同志担任,负责项目建设的招标、合同签订等全盘工作,主抓上下协调和资金落实。并选择公司2-3人组成,分别负责基础设施、绿化苗木基地、雇佣农户培训等项目建设的现场指挥和协调等实施工作,要求做到分工负责质量、进度和劳力调配及各方面协调工作,责任到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2、保障措施
(1)科学规划,规范建设。项目实施小组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在严格搞好前期评估、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范,合理布局,指导规范建设,每个建设项目都要组成技术工作小组、生产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生产过程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
(2)加强服务,搞好培训。根据项目需要,采取实地讲解和举办培训班相结合的方式,使其掌握生产栽培技术,同时开展市场信息培训,让他们能够根据市场需要来开展生产活动。
十一、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建议
本项目资金由企业投入,政府无负债,无投资风险。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议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1、将该项目纳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2、水、电接入生态园内。
3、享受国家有关农业政策补贴。
4、享受生态园有关政策性补贴。
十二、初步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项目选项准确,设计科学,布局合理,资金投入回报率高,定论充分并切合实际,在苗木销售效益上留有很大余地,经得起风险的考验。且易于操作。项目建成后可产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项目。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并在技术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
项目建议书谁编制篇二
某市政府职能机关准备集体搬迁至新开发区,建立一套以政府服务窗口为中心,向市民和企业单位提供工商、税务等多种服务的机构。新开发区有一栋30层的政府新大楼供单位入驻,每层内网信息点96,外网信息点96个,每层预计有8个无线覆盖点,每层均有idf。1~5层入驻市政府单位a,6~10层入驻市政府单位b,11~15层入驻市政府单位c,16~20层入驻市政府单位d,21~25层入驻市政府单位e,26~30层入驻市政府单位f。
1、建设新大楼的内外网,考虑到政府部门的数据涉密性,要求内网和外网物理隔离,单独建设,并分别考虑对网络系统的统一管理。根据客户需求,需内外网分别建立,并建议采用imc做为设备统一管理软件。每层楼96个节点,并有8个无线覆盖点,建议采用两台 s5120-52p-si 以及一台s5120-20p-si做为楼层接入交换,其irf技术,能很好的满足统一管理的需求。由于每层均有idf,无需使用poe交换机供电。
2、内网采用电信和移动1ge 2条mstp线路作为出口,需要考虑出口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区县有100个单位也将通过10m的mstp专线,接入到内网中,每单位信息点为30~40个。根据客户需求,内网同时要考虑100个接入单位,以及30层楼的互联,每个单位需另外配发s5120-52p-si做为内网接入设备,同时内网出口上建议配置两台secpath f1000-s,互为备份接入内网。
3、外网采用电信和移动1ge 2条mstp线路作为出口,需要考虑出口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所有上网用户进行审计和带宽限制,每用户带宽限制在200k以内。根据客户需求,外网出口建议配置两台secpath f1000-s,互为备份接入内网。并使用secpath acg20xx-m,做为所有用户上网审计及带宽限制的作用。
4、内外网核心设备,需要具有先进性、可靠性、支持虚拟化技术;接入全部采用千兆交换机,堆叠后采用多模光纤连接到核心。根据客户需求,内外网建议采用各采用两台7506e做为核心交换设备。
5、内外网接入用户,需要通过准入方式,实现终端的安全接入,避免外来人员的随意接入。根据客户需求,内外网使用ead准入管理接入用户。
6、外网需要实现无线11n高速接入,实现无线的统一管理,并保障用户接入安全。建议使用wx5004做为无线控制器,最多可支持256个ap满足当前30*8=240个ap接入点,统一管理接入ap,并做密码控制,使用wa2612-agn做为接入fit ap,并通过ead端点准入软件对接入用户进行再认证。
7、外网需要建立数据中心,包含各单位托管服务器50台,及50台刀片服务器,需要考虑服务器的安全防护和负载均衡。建议使用7506e做为数据中心主交换,选用lsqm1lbsc0负载均衡业务板为服务器提供负载均衡,并采用s5800-56c做为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并和主交换7506e中间采用万兆线路连接,并通过7506e接入外网防火墙的dmz区,核心部分采用双机热备,保障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1,内网网络拓扑
2,外网网络拓扑
3,数据中心网络拓扑
1、楼层接入交换机/区县接入交换机
(s5120-52p-si, s5120-20p-si)
灵活的千兆接入
h3c s5120-si系列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提供灵活的8/16/24/48个10/100/1000m自适应电口接入;并且支持非复用的sfp插槽,充分考虑用户的带宽升级的实际情况,既可以支持千兆光模块,也可以支持百兆光模块,保护用户投资。
智能弹性架构
h3c s5120si系列交换机支持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就是把多台物理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使其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将这多台设备看成一台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
项目建议书谁编制篇三
项目名称:上胡家村里庄公路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里庄村民组
项目责任单位:xx乡人民政府
项目责任人:
里庄村民组位于xx乡东南部,东北与宁国市及本县家朋乡相接,东南毗邻浙江临安市马啸乡。该村民组现有农户103户,人口383人,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森林及地势山貌得到很多专家及旅游开发商的青睐。具林业部门森林资源调查该地森林覆盖达到97%,木材储藏量3.1m3。再是上核桃年产量25吨,人均1000多公斤。新种的山核桃约500多亩,产量将逐年攀升。
里庄公路的建成将成为以xx乡通道为主干线,与全乡54个村民组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县委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战略目标,加快当地农村奔小康步伐,切实摆脱贫困村落后面貌的现实需要。当地群众改路修路积极性很高,愿意集资、投劳。建设里庄公路极大改善该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深山地区农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1、地形
项目区属山丘区,四面崇山峻岭中间地势平缓,是典型的盘地形状。整个项目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820m以上。拟建路线与xx公路相衔接,地形标高在610m至820m之间,全长2.2公里,路基宽4.5m,行车道宽3.5m。
2、水文、气候、地质
溪流两边居住农户,溪水汇入xx河流入浙江省属钱塘江流域。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20mm,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12℃,无霜期180天。项目区沿线大量分布花岗岩、石灰岩、平板岩与泥土混合工程地质条件好,就地取材简易。
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石料可采用路段边开采边利用,一举两得。间砂可在xx河开采筛选。所需间砂、水泥、钢筋等材料以农用车运输为主,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根据当地具体地理位置,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再结合资金、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主线采用乡村公路建设标准,路线全长2.2km,路面宽4.5m(弯道5—6m),最大纵坡7%。
人工工资:根据我乡相继几条公路建设惯例和当地农民群众修路的积极性,人工粗工工资不作编制说明,主要实行自愿投劳施工。技术工资根据基本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技工1500工,按40元/工计算,计6万元。
材料:石料、河砂就地取材。原木按工程需要实行农民自愿捐助,不作编制说明。钢材3t,钢材3600元/t,计1.08万元。水泥80t,按410元/t(含运费),计3.28万元。炸药、雷__、钢扦及轰钻设备等估计3万元。
土地征用、三费补偿:水田征用3亩,按1.4万元/亩计4.2万元。坡耕地8.0亩,按0.7万元/亩计5.6万元。经济林(主要是山核桃林)补偿7万,共计16.8万元。
其他费用及不可预计费用3万元。
总计所需资金概算33万元。
20xx年3月份前做路线测量、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经济林补偿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开工。
20xx年8月底完成土石方开挖,档墙、路基、桥梁涵洞。
20xx年10月前完成排水沟及路面整平工作,并竣工通车。
项目建议书谁编制篇四
xx镇位于319国道沿线,距县城仅9公里。全镇辖64个村(居、场),3个办事处,总面积560.5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5.8万余人。稻田面积4.2万余亩。近年来,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四个加快”发展思路,充分利用 等村水质无污染、土质肥沃、公路贯穿全村、基地集中连片等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 大力种植无公害大棚蔬菜,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成立了 两家蔬菜公司,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蔬菜产业。截止到年 月,该镇投入150多万元,种植蔬菜20多个品种共500多亩。其中大棚200口,年产鲜菜1150吨,总产值达130万元,菜农户平纯收入达9000元。
一、强化宣传发动。针对当地群众素有良好的种植蔬菜习惯这一特点,该镇为提高蔬菜的安全和质量,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满足县城蔬菜市场供求的需要。在县蔬菜办的支持下,镇党委、镇政府率先在刘家坝村创办特色蔬菜试点。为了切实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镇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积极举办技术培训班,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蔬菜种植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全镇仅在刘家坝村就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10余次,召开相关会议近10次,找党员、村组干部谈心40多人次。针对群众存在一些思想顾虑,县蔬菜办及镇政府积极组织刘家坝村村组干部30余人到辰溪县龙头奄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学习先进经验,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情。
二、加强示范带动。镇政府通过引进辰溪龙头奄村两户蔬菜种植大户落户刘家坝村的方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仅刘家坝村就已规划蔬菜基地350亩,其中20亩为标准无公害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已有蔬菜种植面积120亩,高标准的蔬菜大棚80个,蔬菜产业年产值达160万元,人平仅此一项就年增收130元,蔬菜产业也名符其实成为刘家坝村继运输业后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白合村采取土地出租、合股的形式,联合县教育局部分干部积极筹措资金修建了60个高标准,共50余亩的大棚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联合县农业局部分干部职工集资在刘家坝村种植大棚蔬菜80余亩,每个大棚的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今年下半年,镇政府还将联合县农业局引进资金100万元,在白合村建立“百合园”反季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这些举措充分发挥了样板带动作用,同时带动了镇白合村“百合园”大棚疏菜种植基地的建立,同时还将扩展500亩芹菜订单农业。全镇拟扩建1000亩专业蔬菜基地作为全县蔬菜业发展的最佳区域,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城郊蔬菜业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三、搞好技术服务。积极争取省、市蔬菜研究所的技术支持,全面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县、镇两级成立了蔬菜产业技术服务队,一方面,加强对干部进行全面技术培训,让他们首先掌握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同时,在蔬菜产业发展重点村白合村引导菜农成立蔬菜专业协会,以专业协会为龙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培训、统一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与市场对接。另一方面,聘请怀化市科协博士曾伟为蔬菜专家常驻白合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每年至少举办10期蔬菜种植专业培训班,参训群众达1600多人次。通过3年来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我镇群众的蔬菜生产科技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生产出一批批优质高产的蔬菜产品,一度成为县内蔬菜市场的宠儿,产品畅销县城及其他县市蔬菜市场。
四、加大资金扶持。蔬菜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资金投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我镇从实际出发,联合县蔬菜办投入3万元作为刘家坝村大户的启动资金,帮助群众解决资金,为产业的迅速壮大奠定基础。同时,镇政府对农户发展蔬菜产业采取了以奖带投的奖励措施,累计投入奖励资金3万元,按每发展1亩奖励300元的标准奖励到户,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短短一年时间,该镇大棚蔬菜产业逐步形成规模,目前已发展大棚100多个,栽培面积达120亩,初步建成了刘家坝、松山边、百合、等蔬菜种植专业村,蔬菜种植专业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五、
最新项目建议书谁编制(1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