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粮食系统廉洁警示心得体会报告(六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粮食系统廉洁警示心得体会报告一
2、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3、饱食终日,粒粒可馨。
4、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提高粮食品质,增强法制意识。
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8、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汗水。
9、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
10、科学用粮,节约用粮,共建节约型社会。
11、节约粮食,造福人类。
12、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13、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14、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爱惜粮食就是热爱生活。
15、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6、世界是我们的,粮食是世界的。
17、一粒粮食,一滴汗水。
18、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
19、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20、民以食为天,食以俭为先。
21、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22、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23、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4、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25、省下一颗粮食,已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
26、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27、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28、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29、崇尚节粮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
30、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1、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32、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33、粒粒粮食,滴滴汗珠,爱惜粮食,造福人类。
34、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35、普及节粮知识,提高节粮意识。
36、严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
3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8、食用放心粮油,保障人民健康。
39、一米一粟得之不易,惜粮节粮从我做起。
40、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对于粮食系统廉洁警示心得体会报告二
亲爱的教师们、同学们: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浪费粮食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二、不攀比,以节俭为荣,浪费可耻。
三、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四、饮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五、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六、做节俭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成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
七、进取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节俭是一种美德,节俭也是每一位师生品质的表现,节俭更是每一位师生的职责和义务。让我们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此刻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俭粮食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并把爱惜粮食、节俭粮食的活动一向坚持开展下去!
对于粮食系统廉洁警示心得体会报告三
交售方(以下简称甲方)
收购方(以下简称乙方)
一、粮食品种、数量、单价、金额、交货时间及交货数量品种:玉米合计金额: 仟 佰 拾 万 仟 百 拾 元 角 分。
二、收购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交售方式:______________
三、运费负担: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定金数额: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付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结算方式:
1、现金结算;
2、期限: 年 月 日前结清。
六、其他约定事项:
当日结算价格:水分30以下1.5元/公斤,水分30以上1.48元/公斤;预期结算实行保护价收购,高于1.5元/公斤和1.48元/公斤,按结算日当地市场价格为准;低于1.5元/公斤和1.48元/公斤的,按1.5元/公斤1.48元/公斤收取。
七、违约责任: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八、本合同一式三份,双方各持一份,粮食科一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对于粮食系统廉洁警示心得体会报告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下面,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诵一下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都学过了,是表现了农民种田很辛苦!可是我们真的做到节约粮食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在我们学校用餐的同学,我们觉得绝大部分同学做得非常棒,我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将所打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这种行为很值得称颂。每位同学都像他们一样,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节约,也是对农民伯伯,食堂工作人员工作的一种尊重!更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
在节约粮食这件事上,每天每餐饭都要牢记在心!同学们,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__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同学们,其实节约粮食,就是不浪费,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像我们学校的饭菜,都是有菜谱的,就是说,饭菜的选择是经过科学搭配的。大家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的要求,也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从今天的午餐开始,我们就来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班级哪些同学在吃饭这件事上做得!
当然,节约是多方面的,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节约不到一辈子穷。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简单的说说。爱粮,惜粮,节粮,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尚不仅过去需要,现在也需要。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从节约粮食做起,强化节约意识,节约学校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让每一个人都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蓝天,白云,绿水,阳光下!
谢谢大家!
对于粮食系统廉洁警示心得体会报告五
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吃着雪白的馒头、端起美味的面条时,你是否知道这是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耘换来的。当你面对着满桌好菜漫不经心地挑挑拣拣时,你是否知道还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吃不饱饭,上不起学。当你埋怨饭菜不可口、随意倾倒吃剩的饭菜时,你可曾想到四川地震灾区中还有很多与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顷刻间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他们是怎样的缺水断粮啊?
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才能满足需求。节约粮食、珍惜粮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成为节约粮食的表率。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加“节粮在我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认真学习节粮知识,自觉增强节粮意识,每天节约一点点,每天奉献一点点,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节省的粮食和资源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郑重地提出倡议:
1、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
2、不偏食,不挑食。
3、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5、对垃圾进行分类,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减少耕地污染。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健康生活,将“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口号重新叫响,使节约成为社会的一个良好风气。
让我们一同努力!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对于粮食系统廉洁警示心得体会报告六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同学们,也许我们并未意识到那是在浪费,或许我们会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在每天中午打饭的时候,你是否有过将只吃几口的饭菜就倒掉的现象呢?是否不吃就倒掉呢?……我们发现,每天中午打饭不一会儿,撞翻的桶就装满了饭菜。看这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难道同学们不感到可惜吗?
知道大家也许会想,浪费一点点算的了什么呢?然而,你知道吗?全球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10000000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
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乱占耕地、土质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当前,全球粮食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我国粮食虽然连续5年丰收,但供需总量仍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
从我市的供需平衡状况看,20 年总产量为18万吨,总需求为38万吨,粮食缺口约为20万吨,缺口率高达53%。现实绝对不容乐观!!
听了这些,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呢?难道不浪费粮食、少打一些多余的饭菜就这么难吗?打多少吃多少、不倒剩饭剩菜就这么难吗?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也是一个人的品质,节约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用心去爱护粮食,让我们同心协力,拿出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粮食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并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一直坚持开展下去,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借此,我们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5、饮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6、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7、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成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对于粮食系统廉洁警示心得体会报告(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