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师学习发展大会心得体会报告(九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教师学习发展大会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这种修养既包括学识方面,也包括道德方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自身修养欠缺,何谈对学生进行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相对于其他科老师而言,知识面要更广,要多读书,多思考,勤练笔,要让自己显得比较渊博,比较有涵养。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在道德方面作出表率,为学生率先垂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师德方面。
1、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
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论,吸取其精华,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认真学习共产主义道德理论,用先进的道德理论,武装自己,教育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认真学习一般的道德理论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从多方面获取道德知识,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要将教师的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
3、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二)学识方面。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发展潜力。所谓广博的知识,是教师要有当代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对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除对本学科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要准确、熟练之外,还要旁通相关学科的必要知识与内在联系,以便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了解其发展缘由和社会意义及其蕴含的科学精神,一边教学中能够深刻揭示其人文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品质。
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教学艺术是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达到完美的境地,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专业技能包括教材的解读能力、与学生的交往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了,教学水平也就提高了,学生也就能乐学,易学了。
1、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和隐含的人文价值,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发展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
2、提高对课程的认识,学科的认识,背景资源评价的认识,教学中不断地内化、提升、反思,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始终保持较高的教学成绩。
3、将教学过程的点滴感受、理性思考记录过下来,通过不断丰富内容,最终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发表。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分层施教、定向实教。在施教过程中,要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5、认真用心上好每一堂课;不段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多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真正良师益友。
6、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并写好相关读书心得。每月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天读书不少于一小时。坚持每天写微博,一周内不少于四条。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至少发表一篇市级优秀教学论文。
7、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8、注重教学实效,在各项教学检测中决不拖后腿,争取领先。使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毕业会考。创造机会,组织优秀学生参加作文比赛等语文活动,最好是榜上有名。
9、做好全员育人工作。
10、组织好每周的集体备课。坚决执行学校读书会、博客圈、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教学处、年级部等部门机构的各项教学要求。
因此,每一位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道路上,必须学会调整自己,摆脱工于心计的市井之气,找到属于自己的有专业尊严感的幸福,这样语文教师就走向了大气象——努力成为一个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成为三尺讲台上,学生百读不厌的那本厚重的、不倒的、书香四溢的大书!
文品高了,人品高了;人品高了,教品自然也就高了。一句话,什么样的教师也就带出了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也就拥有了什么样的深度课堂。高度不一定是目标,向上才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姿态。真正的彼岸也许永远无法抵达,但是凭着对教育、对孩子的良心,我想,我们会渐行渐远。
有关教师学习发展大会心得体会报告二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校长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刘华蓉教授报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机和舆论应对和李雯教授的“学校安全工作理论、政策与实践”,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全国学校安全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和应对各种媒体,理解什么叫“媒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侥幸。余祖光副所长的讲座,使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认识,理解了什么叫“工业文化缺失”。聆听了孙霄兵副部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解读,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知道了做为一个人才,不只要懂外语,更要懂国际规则、懂中国国情。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市教育局开展“学习工程”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在我参加过的培训中,只有这次给我的感受最深,这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评价,更难得可贵的是有着优秀的团队。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首先在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如何,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而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相关策略后,我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面对当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水平和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教师远程培训也给我们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体高。
其次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必须认真辅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了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 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
有关教师学习发展大会心得体会报告(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