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交谈礼仪的心得体会报告 沟通与礼仪心得体会1500字(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交谈礼仪的心得体会报告一

a. 有4种

2、 下列直接服务距离,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0. 5米至1. 5米之间

3、 展示距离,即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进行操作示范时,服务人际距离以多

远为宜?

a. 以1米至3米为宜

4、 引导距离。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引导带路时,距离服务对象多远为宜?

a. 1.5米左右

5、 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引导带路时一般应行进在服务对象的哪个方向合适?

a、 左前方

6、服务人员在服务对象未要求提供服务时,应在服务对象的视线之内并与对方自觉保持多远的距离为宜?

c、3米以上的距离

7、商场服务员对客服务要做到“一懂”、“三会”、“八知道”。“一懂”是指懂得什么?

a.懂得商品流转各个环节的业务工作

8、商场服务员对客服务要做到“一懂”、“三会”、“八知道”。“三会”是下列哪三会?

b、 会使用、会调试、会组装c

9、 行窗口服务人员可以用下列那种方式同客户进行核对业务?

交谈方式核对,也可采取点头、摇头、手势、眼示的方式进行核对

10、服务员在给客人结账时,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b、小声向结账者报出所收、找的钱数

11、顾客点餐时,下列哪种做法是合适的?

c、适当介绍推荐本餐馆的特色饮食

12、出租车需加收空驶费、过路、过桥费时,下列哪种做法是恰当的?

b、事先说明

13、出入境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当的?

c、身上系挂外露的钥匙、手机、腰包

14、邮政、电信服务人员的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当的?

a、 向用户投交账单、邮件等物品时,面向对方,用左手递、接物品

15、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完毕后下列哪种用语是正确的?

a、对患者说“祝您早日康复”等祝福语

16、公安民警执行公务时,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c、事活动场合遇见外宾,为维护国家尊严,可以对其视而不见

17、酒店服务在不违犯规定的情况下,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c、主随客便

18、面对客人的投诉,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b、急于向客人说明原由

19、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下列哪种做法是恰当的?

a、 遵循先女宾后男宾、先客人后主人、先长辈后晚辈等原则

20、在出租车车辆行驶中,下列哪种做法是对的?

c、不要不停地通过后视镜“窥视”后座乘客

21、城管人员执法时下列哪种做法是对的?

b、举止得体,避免使用不当肢体语言

22、司乘人员的下列哪种做法是得体的?

c、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主动热情帮助

23、女民警的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c、着警服时严禁佩带首饰

24、执勤民警的下列哪种做法是恰当的?

a、 使用公务用语,态度刚柔适度

25、记者的下列哪种着装方式是正确的?

c、记者采访时衣着应因采访对象不同而不同

26、记者采访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当的?

c、对问题打破沙锅纹(问)到底

27、记者采访时对方如有不正确的言论,下列哪种做法是恰当的?

b、用提问等方式转移话题,避免发生正面争执

28、导游员讲解时,下列那种做法是合适的?

a、 讲解内容健康、规范、到位

29、为残疾人提供帮助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当的?

b、帮助时小心翼翼诚惶诚恐

30、在遇到聋哑人需要沟通时,下列哪种做法是对的?

a、 如不懂手语,不要乱打手势(各国聋哑人使用的手语也不尽相同)

31、商务宴请活动安排入座时,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c、由主人主动安排众人入座

32、商务宴请活动安排入座时,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a、 男士为身边(尤其是右边)的女士拉开座椅并协助其入座

33、商务宴请活动安排座位时,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a、将主宾安排在主人的右侧

34、商务宴请活动中,下列哪种做法是合适的?

a、 主人可用公筷为身边的客人布菜

35、商务宴请活动中,下列哪种做法是合适的?

b、首次敬酒由主人提议

36、商务宴请活动应由谁来表示宴会结束?

a、 主人

37、在赴宴就餐过程中,筷子的正确放法是:

c、并齐放在筷架上c

38、 就餐过程中若不慎将酒水、汤汁溅到他人衣物上,正确的做法是:

c、表示歉意,如对方是异性,不必亲自为其擦拭,请服务员帮助即可

39、宴会由谁宣布结束?

b.主人

40、就餐完毕结帐时,下列哪种做法是合适的?

c、征得主人同意,可代为付账

41、吃自助餐时,合乎礼仪的做法是:

a、 一次不可取太多,吃完一盘后再去取用

42、 参加自助餐宴请,再次取菜时应做到:

c.不使用已经用过的餐盘,使用新的餐盘

43、电话在使用过程中突然中断,这时应由谁立即重拨?

a、 由主叫方立即重拨

44、通话时,哪方先挂断电话为宜?

c、以主叫方或尊者先挂断为宜

45、公共场所使用手机的正确做法是:

b、不便接听时坚决不接听b

46、以下哪种使用手机短信的做法是不礼貌的?

a.在与人谈话时不停地查看或编发短信

47、在没有标出“一米线”的地方排队,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c.给最前排的人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

48、排队过程中有事暂时离开,再次返回后,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c.向原位身后的人说明情况并获得同意回到原处继续排队

49、与人握手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目光应注视对方,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50、一般情况下与人握手,合适的做法是:

c、伸出右手,适当用力紧握对方右手c

51、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时,应是:

a、 上级先伸手为礼

52、师生之间行握手礼时,应是

b、以老师先伸手为礼

53、与他人告辞行握手礼时,宾主双方最合适的做法是:

a、在门外握手告别

54、给他人递送名片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b.应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

55、接受他人递送名片时,以下哪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c.接受对方名片后,如没有名片可交换,就不必告知对方联系方式

56、尊者、长者不主动交换名片时,合适的做法是:

a、 可委婉提出,不宜直接索取

57、在我国,由专职司机驾驶的专车(小轿车),其贵宾专座是:

b.后排右座

58、乘坐大巴车时,下列哪个座位最为尊贵?

c、司机后面的座位

59、什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

a.女士优先

60、在国际交往场合,对哪些人士可称为“阁下”?

c.视其国家情况,只对地位较高的官方人士

61、吻手礼的接受只限于:

a、 已婚的女性

62、在国际交往场合,如果由第三人居中介绍,正确的介绍顺序是

b.先把身份低的介绍给身份高的

63、在夫人的称呼之前,如果加姓氏的话,正确的做法是:

b.加丈夫的姓

64、涉外场合,“同志”一词的正确用法是

a.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成员可称作“同志”

65、近年来,哪种已逐渐成为对女性最常用的称呼?

a、 女士

66、西餐座次安排的原则是:

a.男女交叉排列

67、使用西餐餐具的原则是:

a.左手持叉,右手持刀

68、参加涉外自助餐时,取用食物的得体方式是:

a.按凉菜、热菜、点心和水果的顺序分盘取用

69、涉外交往中,收到对方的礼物之后,得体的做法是:

b.致谢后经对方认可打开礼物并表示喜欢

70、重大涉外活动中入座的正确做法是

a、 在条件许可时应从座椅的左侧入座

主题交谈礼仪的心得体会报告二

摘要: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也正是这些礼仪困扰着我们很多人,餐桌礼仪文化是最重要的非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比较;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文化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餐桌礼仪文化又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当我们进入21世纪,就要不可避免的参与跨国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正是国际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世界之大,各地文化风俗、人文地理都不相同,而我们通过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能提高外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语言的了解,以便交际。

1、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座位安排、餐具、进餐方式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人的社会生产模式与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同时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能有效避免失礼于人。

1.1就餐气氛的差异

西方人的饮食讲究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西方人一上餐桌就会静静的享受自己的盘中餐,即使要分享食物,也会用小盘分好,各自食用。进餐时与客人交谈的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咀嚼食物时不要说话,即使有人与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之后再回答。而中国人则相反,一坐上餐桌,往往会滔滔不绝,互相夹菜,互相劝酒,以显出彼此的热情与关心。这种闹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内心的愉悦,温馨和睦,一团和气。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其文化的差异。

1.2座位排序的差异

中西方人在正式宴会上都讲究座位的安排。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一般情况下,坐北朝南或者正对门厅的座位为上座,两边为偏座。通常是让年长者、位高权重者或主宾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与上座相对,其余客人则按重要程度做偏座。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所以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作为了排座的标准。总之,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正相反,右为尊,左为次。西方餐桌常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两端,客人位于两旁。以男女主人的右手为上,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在安排上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

1.3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冒险。在他们看来,食物是人们暴力之下的产物,金属的刀叉代表着一种进攻,一种强硬。同时,西方的分吃折射出西方人的独立,强调个性的尊重与平等。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用餐时只有把两根筷子一起配合,才能运用自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精神。筷子带来的合餐制,也突出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念。在使用餐具时中西都有不同的规范。比如中餐进餐时不能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更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西餐中使用刀叉时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进餐中需要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用餐。用餐结束后,将叉子背面向上,刀刃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中。

1.4进餐礼仪的差异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对‘美’的精神追求,不但要求食物的味美,而且更要享受进餐的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正,还应轻言细语,耳边通常还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在进餐过程中,人们不允许在喝汤时发出声响,不允许吸烟和劝酒。不能用自己的餐具替他人取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不能将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放在台布上,应该放在盘子的一角。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入席后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开始动筷子,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新菜上来的时候,客人们也会相互夹菜,以示关心。

1.5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西方人用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来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离席出去听电话。用餐结束时,人们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放回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客人才能离开,告别时还要向主人致谢,更为正式的,回家后还可再以电话或致谢卡致谢。吃中餐时,接听电话虽然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手机响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结束后会等主人来宣布结束,感谢宾客们前来用餐。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客人才慢慢离开。

2、结论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我们只有多了解中西方文化,深入去探索文化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以及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这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发展已经国际地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xx.

[2]冯玉珠.宴之道:职场宴请细节攻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xx.

[3]陈弘美.中式、西式、日式餐桌礼仪实用知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xx.

主题交谈礼仪的心得体会报告三

①上桌后不要先拿筷,应等主人邀请、主宾动筷时再拿筷。

②冷盘菜、海味、虾、蒸鱼等需要蘸调料的食物可自由调味,但切记勿将咬过的食物再放进调料盘中调蘸。

③已经咬过的菜不要放回盘子里,应将其吃完。

④筷子不要伸得太长,更不要在菜盘里翻找自己喜欢的菜肴,应先将转台上自己想吃的菜转到自己眼前,再从容取菜。

⑤当其他客人还没吃完时,不要独自先离席。在宴会餐桌上,进餐速度快慢不要依个人习惯,而应适应宴会的节奏,等大家都吃完,主人起身,主宾离席时再致谢退席。

⑥餐桌上不要有敲筷、咬筷等不雅动作。

⑦主人向客人介绍自家做的拿手菜或名厨做的菜,请大家趁热品尝时,不得争抢,应首先礼让邻座客人后,再伸筷取食。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

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决不能张开大嘴,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更不能在夹起饭菜时,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用嘴去接菜;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吃饭时要精神集中,有些小同学在吃饭时看电视或看书报,这是不良的习惯,既不卫生,又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损伤视力。

主题交谈礼仪的心得体会报告四

西餐桌吃饭礼仪

入座的礼仪

在西方人的概念中,穿着得体是进餐的前提。所以,去高档餐厅之前一定要穿着地正式得体:男士要穿整洁的服装 和皮鞋,女士要穿正装和有跟的鞋子,绝不能穿休闲服到餐厅用餐。

在座次安排上——西方人请客一般使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再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

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在坐席安排上也会表现出对女士的尊重。一般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方,然后依次排序。

请记住:西方以右侧为尊,左侧为次。所以,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入座后,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也不能跷二郎腿。要保持姿势端正,背挺直,腹部和桌子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这个姿势在进餐时也要保持,千万不要弯下腰去用餐。

用餐的礼仪

西餐的餐具比较多,有餐具、餐巾,刀叉也分成很多种。怎样才能分清这些餐具并正确的使用它们呢?

请记住以下几点:

1餐巾要在用餐前打开

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把餐巾打开,向内摺三分之一,然后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2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

如果有两把以上餐具,由最外面一把开始,依次向内取用。握刀叉时,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从左向右切割食物。

3持汤匙的手法和握笔一样

如果觉得不方便,也可以换成右手拿叉,但不要频繁更换左右手。汤匙用完以后,不要留在汤碗或汤盘里,要放在盘子或托碟上。

4餐巾布是用来擦嘴和手的,不建议擦脸等

一般餐巾上印有logo的是正面,擦拭嘴巴时,要用反折的内侧来擦,这样擦完不会露出污渍。

5崇尚安静享受美食

西方用餐文化和中餐不同,不提倡过分热闹和喧哗。因此在用餐时使用餐具尽量不要发出响声,咀嚼时不要说话,不要张嘴大嚼。您可以和左右侧的客人安静的交谈,但不要只和熟人交流。

主题交谈礼仪的心得体会报告五

问候要真诚

开头之后的应酬语(承启语)起开场白的作用。无论是经常通信的还是素昧平生的,信的开头应有问候语。向对方问候一声,是必不可少的礼仪。问候语可长可短,即使短到您好两字,也体现出写信人的一片真诚。内容须清楚、准确。正文是书信的主体,即写信人要说的事。

祝颂要热诚

正文后的问候祝颂语虽然只几个字,但表示写信人对受信人的祝愿、钦敬,也有不可忽视的礼仪作用。祝颂语有格式上的规范要求,一般分两行书写,上一行前空两格,下一行顶格。祝颂语可以套用约定俗成的句式,如此致、敬礼、祝您健康之类。

求职信的最后要署上写信人的名字和写信日期,为表示礼貌,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弟子、受业给用人单位领导写信,可写求职者或您未来的部下。

信封称呼用尊称

信封(封皮)的主要内容除要清楚、准确地写明收信人地址及邮政编码、收信人姓名、发信人地址及姓名以外,还要恰当地选用对收信人的礼貌语词。

首先要注意收信人的称呼。封皮是写给邮递员看的,因此应根据收信人的职衔、年龄等,写上经理(或总经理)、厂长、人力资源部长、人事经理或先生、同志、女士等。

其次,要讲究启封辞、缄封辞选择。启封辞是请收信人拆封的礼貌语词,它表示发信人对收信人的感情和态度。缄字的用法也有讲究。给长辈的信宜用谨缄,对平辈用缄。求职者须注意,切忌用挂号或快件寄求职资料,以免劳神费时。

职场应聘面试礼仪

恭敬不如从命

进入面试房间之后,你的一举一动要按照招聘人员的指示来做,既不要过分拘谨,也不能太过谦让,大方得体才最重要。

眼观六路:用眼神交流

交流中你的目光要不时注视着对方,万万不可目光呆滞地死盯着别人看,这样会让他以为你对他满怀深情,或是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他感到很不舒服。如果有不只一个人在场,你说话的时候要经常用目光扫视一下其他人,以示尊重和平等。

耳听八方:主动积极聆听

最优秀的销售人员往往不是滔滔不绝地大侃,而是积极地聆听。招聘人员不希望应聘者像木头桩子一样故作深沉、面无表情。应聘者在听对方说话时,要不时做出点头同意状,表示自己听明白了,或正在注意听。同时还要面带微笑,当然也不宜笑得太僵硬,要发自内心。在面试中如果招聘经理多说话,说明他对你感兴趣,愿意向你介绍情况,热情交流。但许多学生误认为只有自己说话才是最好的,往往会抢着说话,或打断对方的讲话,这些都是很不懂礼貌的表现,会使自己陷于被动,言多必失。

举手投足:注意细节

面试中乱摸头发、胡子、耳朵,可被理解为你在面试前没有对这些部位好好打理,个人卫生注意不够。其实你是因为非常紧张,但乱摸中会分散注意力,使你不能专心交谈。用手捂嘴说话是一种紧张的表现。

稳如泰山:只坐三分之二

面试时的坐姿,有两种极端不可取。一是全身瘫倒在椅背上,二是战战兢兢地只坐椅边。正如花有花语一样,坐也有坐意:仰坐表明轻视、无关紧要;少坐意味着紧张、如坐针毡;端坐,意味着重视、聚精会神。面试时,轻易不要紧贴着椅背坐,也不要坐满,坐下后身体要略向前倾。一般以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为宜。

交谈礼仪的心得体会报告 沟通与礼仪心得体会1500字(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