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二模分析心得体会报告 生物二模试卷分析(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生物二模分析心得体会报告一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1(9.3-9.7) 概要:生物学什么? 2(9.10-9.14)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生物
3(9.17-9.21)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4(9.24-9.29)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10.1-10.5) 国庆放假 6(10.8-10.12) 第三章 细胞
实验:显微镜使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10.15-10.19) 第三章 细胞
细胞生命活动单位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
8(10.22-10.26)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成组织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9(10.29-11.2) 期中复习 10(11.5-11.9) 期中考期中评卷 11(11.12-11.16)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光合作用
12(11.19-11.23)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呼吸作用
13(11.26-11.30)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
14 (12.3-12.7)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运输作用
15 (12.10-12.14) 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6 (12.17-12.21) 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营养器官的生长
17 (12.24-12.28)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
生殖器官的生长
18 (12.31-1.4) 第七 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9 (1.7-1.11 ) 复习 20 (1.14-1.18) 复习 21 (1.21-1.26) 期末考试
有关生物二模分析心得体会报告二
一、细菌的发现
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2、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二、细菌和形态和结构
1、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2、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
特殊结构:荚膜(保护)、鞭毛(运动)3、营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共生)
三、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开花和结果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习惯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识别草履虫的细部特征,依据观察到的影像,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资料分析,提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草履虫为例认同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并初步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相适应。
(2)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植株的生长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2.锻炼观察、测量、解读实验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关注一种植物的根的生长的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学会记录数据、解读数据的方法;
2、学习收集信息、筛选信息、交流及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实验的艰辛与快乐,树立持之以恒的科学意志,领悟科学方法;
2、学会倾听与感受,提高人文素养;3.通过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收集、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
难点:在探究实验中,耐心、细致、求实地完成测量和解读实验数据的工作。
三、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本自己设计方案观察根尖伸长最快的部位,做好观察记录以备交流。
2、教学课件:根尖生长过程的各部分细胞动态变化的多媒体课件、根尖的结构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贺知章《咏柳》诗歌,引出课题:展示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说明这个咏春风绿柳的诗句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引出万千枝条及绿叶都是芽发育成的,从而导出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
五、板书设计
植株的生长
一、幼根的生长
1、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2.伸长区的细胞增长,增加细胞体积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的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带动着物质的运输,保障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掌握这部分内容是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血红蛋白的特性
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人血的涂片,可以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血液,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b、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c、了解有关人造血液、造血干细胞的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
有关生物二模分析心得体会报告三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以及它们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
生物二模分析心得体会报告 生物二模试卷分析(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