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自然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0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大自然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一语言《大自然的色彩》能发现自己身边的色彩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见的色彩1.仔细观察,用较完整、具体的语言表述所见的色彩。2.能发现并欣赏周围生活中的美。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色彩幼儿活动材料过程与策略一、以提问引出课题二、翻看幼儿活动材料。1.教师和幼儿一起翻看幼儿活动材料,观察画面中的事物。2.观察画面一,并提问。3.观察画面二,并提问。4.观察画面三,并提问。5.观察画面四,并提问,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6.教师进行总结。三、寻找大自然的色彩。1.教师带来幼儿来到幼儿园内寻找“美丽的东西”。2.鼓励幼儿敏锐地发现美的事物。3.引导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有效语言设计一、你能想象世界都是灰色、黑色、白色会是什么样子?2.在田野里,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3.你看到了哪些水果?4.你发现鹦鹉幼儿哪几种颜色?5.你在海底世界看到了什么?6.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颜色吗?环境辅助给幼儿人手一本幼儿活动材料大自然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二1、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一样,初步认识热带、温带、寒带。2、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个事物的直线距离。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4、培养幼5.观察画面四,并提问,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6.教师进行总结。三、寻找大自然的色彩。1.教师带来幼儿来到幼儿园内寻找“美丽的东西”。2.鼓励幼儿敏锐地发现美的事物。3.引导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有效语言设计一、你能想象世界都是灰色、黑色、白色会是什么样子?2.在田野里,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3.你看到了哪些水果?4.你发现鹦鹉幼儿哪几种颜色?5.你在海底世界看到了什么?6.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颜色吗?环境辅助给幼儿人手一本幼儿活动材料大自然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二1、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不一样,初步认识热带、温带、寒带。2、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个事物的直线距离。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重点:知道各地气温差异与离太阳的远近有关,初步了解热带、温带、寒带。难点:能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在大班渗透式领域中有一次语言活动是《我们的祖国真大》,其中有一篇儿童诗就是讲祖国的同一时间因为不同地方气温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景象,那么基于这一灵感,我想何不把这一话题拓展开来,研究由于同一时间温度的差异形成的热带、温带、寒带的这一地理现象。大班幼儿或多或少在电视上见到过非洲热带地区和北极寒带地区的人,只是他们还没有一个温度带的概念,所以我决定从这些地区人们的图片入手让他们从具象的熟悉事物开始,慢慢熟悉这三个温度带。在探讨温度带的时候势必会引出他们与太阳之间的关系,这就涉及到科学领域了。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温度的高低与太阳远近的关系,并自己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用连线的方法比较两地的距离是符合幼儿能力范围的。温度带这一专业名词是地理课上才教的,怎样才能把这一专业名词变得让幼儿理解呢?这是我设计本次活动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热带、温带、寒带最大的差别就是温度了,所以我通过这三个地方人们着装的多少就能很快找到切入点,利用图片让幼儿自己观察人们衣服的多少得出这些地方温度的不同:有的热、有的温暖、有的寒冷。再从温度的不同引出这些地方与太阳远近的关系,让幼儿自己探索离太阳近的地方温度怎么样,离太阳远的地方温度怎么样?最后再通过动手操作判断这些地方离太阳的远近程度有什么不同才导致了温度的差异,引出热带、温带、寒带这三个名词。整个活动由易到难,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