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淮海居士秦观:寂寞人间500年

淮海居士秦观:寂寞人间500年_第1页
1/8
淮海居士秦观:寂寞人间500年_第2页
2/8
淮海居士秦观:寂寞人间500年_第3页
3/8
淮海居士秦观:寂寞人间500年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一个忧郁的婉约派词人,是淮海居士,那幺他为何会寂寞人间500年呢?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相关的资讯,欢迎大家阅读了解。【幸遇恩师苏东坡】秦观没有显赫的出身,父亲只做过小官,但曾在太学学习过,学历不低。优秀的基因使秦观自幼聪颖过人,过目不忘。不幸的是,在他15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经济支柱一倒,生活也陷入了贫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30岁的秦观第一次入京参加科举考试。这时的他意气风发,大有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可惜开榜之时,从头看到了尾,也没在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他大受打击,回到家马上断绝了一切交往,独自一个人看书疗伤。元丰四年(1081年),秦观第二次参加考试,依旧名落孙山。冰冷的现实让他的头脑也冷静下来,后来他在《精骑集》序中反思说自己年少时读书,能一目十行,偷点懒也比别人学得快,学得好,常以此自负,沉不下心读书,整天跟着喜欢热闹的人喝酒游玩。痛定思痛,秦观终于放下了小聪明,认真读起书来。不过人到了30多岁,他发现记忆力大不如前,只得采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办法,把文章里的精辟内容一一摘录下来,分订成册,以帮助理解和记忆。除了刻苦,秦观也认识到一个人光低头读书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人赏识和推荐,才能入仕。他萌生了拜苏东坡为师的想法,此时这位文坛领袖正在离他家乡不远的徐州任知州。苏东坡已然名满天下,堪称文坛泰斗。而秦观虽有些诗名,不过是一个落第的秀才而已,想见一见苏东坡都难,何况要拜师。好在秦家有两个老相识,分别是孙觉和李常。孙觉是黄庭坚的丈人,曾任湖州知州,李常是黄庭坚的舅父,正在齐州任知州,他们都是苏东坡的至交。于是,他一方面请李常写了一封引荐信,另一方面请孙觉将自己的诗文推荐给苏东坡。恰好,苏东坡和孙觉要到扬州游玩,秦观闻讯灵机一动,自己先跑到扬州一座着名的寺庙中,模仿苏东坡豪放的笔意,在寺庙墙壁上挥毫题词,然后静候他们的到来。果然,就像秦观所预想的那样,苏东坡勐然看到寺壁上的题字吓了一大跳,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不记得自己曾经来不下心读书,整天跟着喜欢热闹的人喝酒游玩。痛定思痛,秦观终于放下了小聪明,认真读起书来。不过人到了30多岁,他发现记忆力大不如前,只得采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办法,把文章里的精辟内容一一摘录下来,分订成册,以帮助理解和记忆。除了刻苦,秦观也认识到一个人光低头读书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人赏识和推荐,才能入仕。他萌生了拜苏东坡为师的想法,此时这位文坛领袖正在离他家乡不远的徐州任知州。苏东坡已然名满天下,堪称文坛泰斗。而秦观虽有些诗名,不过是一个落第的秀才而已,想见一见苏东坡都难,何况要拜师。好在秦家有两个老相识,分别是孙觉和李常。孙觉是黄庭坚的丈人,曾任湖州知州,李常是黄庭坚的舅父,正在齐州任知州,他们都是苏东坡的至交。于是,他一方面请李常写了一封引荐信,另一方面请孙觉将自己的诗文推荐给苏东坡。恰好,苏东坡和孙觉要到扬州游玩,秦观闻讯灵机一动,自己先跑到扬州一座着名的寺庙中,模仿苏东坡豪放的笔意,在寺庙墙壁上挥毫题词,然后静候他们的到来。果然,就像秦观所预想的那样,苏东坡勐然看到寺壁上的题字吓了一大跳,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不记得自己曾经来过这儿,还在墙上题过诗。后来,他看了孙觉送上的秦观的作品,忽然醒悟道:“向书壁者,岂此郎也”——在寺壁上写诗的人,肯定是这小子!这招儿玩得相当漂亮,秦观于是怀揣着李常的引荐信,拿上自己的得意之作《黄楼赋》,前去拜见仰慕已久的偶像。苏东坡读罢,惊唿说:“此屈宋才也!”欣然接纳他为弟子。拜师仪式办得十分隆重,以致在徐州城引起了轰动。时人记述了当时的盛况:秦观执弟子礼,仪态雍容,论说雄辩,令人为之侧目,苏东坡则称赞他为“杰出之士”。秦观声名鹊起,身价倍增。在苏东坡的鼓励下,元丰八年(1085年),秦观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有了他自己的刻苦攻读,特别是有了苏东坡、王安石等人的大力举荐,秦观顺利地高中进士。后来,秦观成为苏东坡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被称为“苏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淮海居士秦观:寂寞人间500年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