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圆满落幕(共9则)许嘉璐、周强等出席总决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本刊讯(记者李旭林)“太激动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是有一句话我一定要大声说出口:我爱你,中国!”7月25日晚,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几番激烈的比拼之后,素有“小可爱”之称的韩国选手孙志旿,饱含泪水在舞台上高高举起了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冠军奖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国务院参事、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郭开朗,副省长李友志,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唐之享出席了总决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观看了总决赛后与获奖选手亲切合影留念。“年年此时,年年此地,这是荣耀的瞬间,这是你们付出心血与汗水收获的瞬间。今天的比赛不仅是语言才艺的展示,更表达了你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只有当全世界人民都既爱自己的民族又爱其他民族的时候,世界和平才会真正到来。我爱你们,也爱你们的国家!”作为“汉语桥”比赛的命名人,身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的许嘉璐,对历届比赛都倾注了非常多的关切之情,他在最后的颁奖环节中的致辞同样动人心扉。他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学习中国话,这非常令人感动,希望每一位参赛者都能成为汉语桥这座文化、感情之桥的“桥墩”,承载未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世界和平的友谊使者。由国家汉办、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教育厅等单位承办的总决赛,共设置了“梦想职场”和“汉语剧场”两大比拼环节。经过全力以赴的角逐,韩国选手孙志旿一举夺得冠军,马达加斯加的余赛亚获得“最佳风采奖”,英国选手邱傲文获得“最佳网络人气奖”,印度尼西亚的罗振辉获得“最佳口才奖”等单项奖。湘黔两地高中学子牵手畅游高校科学营本刊讯(记者李旭林)“带着所有的梦想和无数的问题,解开科学的奥妙……”一曲青春无限的科学营营歌《不一样的夏天》,让湖南、贵州两省的200名优秀高中学子心手相牵,共同走进科学营的精彩世界。7月24日~8月1日,201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湖南营分别在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开营,开始为期一周的高校科学营活动。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肇雄宣布湖南营开营,部分在湘院士出席开营仪式。按照中国科协、教育部部署,2012年在部分重点高校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试点,全国共选拔5000名高中生,分赴41所重点高校参加科学营活动。我省从各省示范性高中、省特色高中学校选拔了190名学生,其中150名学生在本省参加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分营,另有40名学生赴北京参加其他高校分营。我省还相应接收了贵州省的50名高中学生。一周的活动期间,各类精彩纷呈的活动让高中学子们乐在其中。在湖南大学,“院士成长路”激励学子们树立科技强国、努力创新的志向,“名师大学漫谈”诠释何谓“大学精神”。在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院士和营员面对面谈成才,邱冠周院士和营员面对面谈理想,优秀学生代表学术先锋刘路、创业先锋金冠华、实践先锋陈君和营员面对面聊成长。此外,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场馆参观、高校学生社团科技文化交流和实践、高新技术园区和高新企业参观也让学子们应接不暇。“这些充分展示优秀大学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雄厚的科研力量,为青少年提供近距离接触高校文化、科学研究的平台。”衡阳市带队老师、耒阳市一中科技辅导员吴济廉如是表述。举办方介绍,活动结束后,各开营学校还将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为每位营员建立资料数据库并对每位营员学习、成长进行跟踪指导;建立宣传展示平台,对营员在学校期间的活动进行展示,对优秀营员的事迹进行宣传;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展科技文化大篷车下高中活动,定期到各省高中进行巡回展出,展示科技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培养高中生的科学意识。湖南教育电视台国防教育频道正式开播本刊讯(记者李旭林)8月1日上午,湖南教育电视台国防教育频道正式开播,这是我国省级电视台创立的第一个专业国防教育频道,为我省的国防教育开辟了一块新的主阵地。开播仪式由湖南省委常委、省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李有新主持;省委常委、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