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医药行业现状【2005 医药行业:在疲惫与质疑中前行】 年关看盘 闹哄哄,药界又一年。蓦然回首才发现,国内整个医药行业这一年几乎是在争议和质疑中前进。药价虚高,仍受到全社会的共同责难,国家发改委再度下调抗生素价格,并同时考虑采用多管齐下的办法整治高药价。受价格政策影响,大部分制药企业利润继续呈下滑趋势,药厂、药批、药店大呼利润太少、生存艰难,把药价高的矛头指向医院,但不少医生则认为高价是因为销售中间环节过多。在药品主要终端市场,医院正在经受全国百姓的良心责问,国家已承诺明年将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全行业监管力度。今后,医药行业生产、销售、广告、医疗服务都将是国家整顿的重点。目前,国内药企虽然销售额仍占药品市场大头,但由于 95%以上都在做仿制药,高端市场已被跨国药企全部掌控。研发投入仍然让位于广告投放,中药现代化更多还是停留在口号上,倒是有若干外企开始从中寻求新药。医疗器械也是由几大跨国“巨头垄断高端,保健品因信誉问题也难有起色。药企 走出”“”去 效仿 印度模式 能否成功,现在还没有出现先锋或先烈。 前瞻 2006 医药 5 大看点 1 启动医改试点“”看病贵、看病难 ,已受到举国上下瞩目,医改新方案明年势在必行。卫生部部长高强最近几次讲话已透露出医改总方向,即政府主导,结合市场机制。根据目前政策动向,明年新方案将会在国内 4-5 个城市开始试点,国家财力集中投入城市社区及农村医疗市场,政府办医院控制收入规模,其他医院面临改制,吸纳社会资金进入。其次,在 2005“”年 医院管理年 基础上,明年国家对医院监管将更进一步,打破医院隶属关系不一的监管困局,实行全行业监控。同时,医保部门单病种付费试点范围也将再扩大,在医疗议价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地方医“”院 自我限价 争夺市场也可能成为一种趋势。2 药价继续下行“对药企来说,明年药价政策仍是利空消息,药价将继续走 下”“”“”坡路 ,而且治理 虚高 的措施也越来越靠近 根源 。12 月初,国家发改委已在 21 个处方剂型的维 C 品种进行核定出厂价的试点,目的是从源头遏制高定价,明年这一试点范围将扩大,出厂价上包装也为期不远。根据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最新发言,今后有意将所有处方药纳入国家定价范畴,同时计划将全国分成六大定价区域,加大政府干预力度。此外,国内“”药企一直呼吁取消原研药 超国民待遇 一事,将会提上议事日程。对政府 17 次降价并不见效的现实,市场人士不断提出疑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坚持认为,药价虚高是因“”“”为有医院 需求 ,根子出在 以药养医 机制上。3 行业整合加速过去几年,部分药企过度扩张已成疲态,三九、华源、东盛均不同程度受挫。华源重组后,业界关注的是,对医药领域生疏的诚通怎样去消化这个庞然大物?三九风雨飘摇,多家集团争相竞购,结局难料。而东盛退居二线后,云药集团有可能重选东家。而明年持续收紧的药价政策,也必将导致一批中小企“”业 奄奄一息 ,或死掉或被吃掉,这给有意做大的大集团提供了低成本并购机遇,这其实也符合国家淘汰小、散、乱药企的盘整大方向。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划,2006 年 1 月 1日,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若真正推行开来,再加上药价血战,不少药店也将面临关张。金象大药房负责人称,经营牌照一放开,他们开新店成本降低了很多,牌照也不再是稀缺资源,最近已有不少小的连锁店向他们提出并购邀请。此外,继永裕新兴、日美健之后,一些国外巨头明年加快进入中国药批市场。4 直销难成新宠 明年 3-4 月,首批直销牌照将发放。从目前来看,今年一直被热炒的直销模式,明年不会对医药保健品市场的传统营销模式形成冲击。除了哈药、健康元等少数企业外,众多传统医药企业对这一新事物仍持观望态度。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认为,直销两个条例的出台,从法律上已限定了直销行业的暴利可能,如果众多企业一哄而上,又将形成价格大战,这就减少了对企业的吸引力,一些保健品企业已经放弃了原先申领牌照的想法。贾亚光表示,西方直销模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