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激起 化学反应“你今天留下的泪与汗,就是你当日选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 这句流传在网络上的笑谈,让很多自认 选错了专业入错”了行 的大一新生感触很多。对于踏实稳重的曾祥峰来说,专业不喜欢不要紧,给自己多一个尝试,未必是坏事。2004 年考入天津师范大学的曾祥峰,回顾起大一的迷茫,总“”“结原因是 专业不喜欢 。 我原本想学化学,被调剂后学地理”专业。 满心苦恼的他,盘算着要转专业。大一的上学期,他“基本是在郁闷和迷茫中度过的。 虽然我没翘课,但常在课上”见周公。学校规定大二才能转专业,曾祥峰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很不满意,于是果断选择在大一下学期选修化学为第二专业。申请了双学位的曾祥峰,从大一下学期起,过起了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时间的日子,但他不以为苦,反而很兴奋。 神奇的是,学了化学后,我对本专业产生了些许兴趣,并且发现两门学科有很多契合点,环境科学就是最佳结合点,所以后来我对”环境科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双倍的学习压力下,曾祥峰在跨界的思维模式下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他尝试用联合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解决地理学中涉及的环境问题。 这些专业彼此”不孤立,所以可以结合在一起,在解决问题上往往更有用。曾祥峰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以极大的学术热情,用自己热爱的化学学科理论,辅导自己的专业。曾祥峰形成了自己的套路,开始在学业上有了主动出击的热情。2006 年 3 月,他试着到南开大学环科院的教室去听“课。 我知道南开的环境科学专业在全国数一数二,就想听”听。 下课后,他主动与授课的博士生导师朱琳教授交谈。在谈话中,他分明感觉到了教授那略带惊讶的语气中流露出对他“”的赞许。 你叫什么名字? 最后教授不经意地问。曾祥峰不好“意思地说,他并不是南开的学生。 欢迎欢迎,没有关系”的! 朱琳完全不在意地说。此后,曾祥峰穿梭于南大与师大之间,辗转于地理与化学课堂之中。一个兴奋的大脑拖着一副疲惫的身躯,在颠簸的来回路“程中,他觉得浑身是劲。 任何老师都喜欢教有求知欲的学”“”生,不在乎来历。 他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儿 不耻上问 。本科毕业时,曾祥峰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双学士学位。期间,他还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学习实验技术。当曾祥峰可以自由选择未来研究方向时,他选择了环境科学,而不是大一时心心念念想要学的化学。“”很多专业的学习,你给它一个机会,它会让你很吃惊。 曾祥“峰笑着评价大一时的迷茫。 迷茫不可怕。迷茫的时候,大家都会想走出迷茫的方法。没有什么通用的方法,许多问题是慢慢想清楚的,或者边做边想,或者一不小心想出来,总之,迷”茫的过程中要继续行动。曾祥峰的经验是,感觉到迷茫了,别怕,是好事儿,至少意味着你开始主动思考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