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理论基础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内涵;特点;作用;两大理论体系;作用。—— 作用主要在于企业、社会(国家)两个方面: 是企业的:重要行为,发展壮大和提高竞争力的主要动力。是国家的:经济规划和科技规划的重要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制度、体制、政策和措施促进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进而加快经济增长与科技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关键。“”同时,也要注意对个人的作用和由其产生的一些 负面 影响。 第一节 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内涵、特点与作用 一、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内涵核心了解四对范畴:广义与狭义的技术;技术与科学;传统技 术与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 1————、技术技技能;术方法。人类在制造工具过程中产生了技术。 技术即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广义的还包括生产工具或 作业程序、方法。 现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与科学相结合。 2、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生产实践;科学传统技术——与生产实践经验相联系,在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现代技术与科学相联系,是具有普适性的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 环境或人自身状况的专门手段或能力具有实践性。 3、科学与技术技术是对科学的运用。现代技术与科学紧密相联。科学属于理 论范畴,技术具有实践性。 4—— 、开发与创新量变;质变(1)涵义—— 技术如果只有量上的扩张而无质的变化开发。 技术在部—— 分质变和整体质变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创新。 (2 )关系开发与创新都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没有现代技术开发,现代技术创新的价值和目的就不能实现;没有现代技术创新,现代技术开发就会停滞在原有的广度和深 度而不能继续发展。 二、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的特点(一)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因而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普适性以现代自然科学的原理、方法和知识作为其依据和支撑。如表1-1 所示: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P3现代自然科学前沿问题的解决和前沿学科的新成就将直接推动相应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这已被自然科学技术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证实。自科与社科无严格界限,前者(逻辑学、经济学)也可作为开 发与创新的基础。 (二)高新技术开发与创新发挥着主导作用1、高新技术的现代自然学科基础——相对论、量子论、基因 论和信息论。 2 、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 1983 年,High -Technology 一词被收入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词典增补 9000词》中。高新技术开发与创新活动较强的产业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1986 年 OECD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六类产业定义为高新技术产业。2000 年 9 月 28 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外颁布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涉及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地球空间与海洋技术、核应用技术及现代农业技术 11 个领域,共 2056 种高新技术产品。该目录:①为现代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引导了方向。②突出了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的重点技术领域,有利于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三)具有强烈的应用性特点,其最终成果是提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最大区别就在于其有直接的应用性,就在于它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在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必须考虑:1.现代社会需求对现代技术开发与创新发挥着重要影响。没有现代社会需求的开发与创新难以转化为生产力,难以得到开发与创新所需要的资源。2.是一项风险性行为,需要有自然人、法人或组织承担这种 风险性成本。 (四)主体具有多元性 现代企业(主力军)、各类研究机构和大学、个人和民间组织。 (五)需要一支专门的技术人才队伍 1、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科学与技术的掌握者不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