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摘要纵观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其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上,人文环境因素所起的引擎作用至关重要。总结这一历史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中国的科技发展现实,如果要实现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就必须通过不断地对人文学科、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文素养等诸多复杂的人文环境因素进行革新,从而将构建人文环境的重要性提升至事关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位置。关键词人文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新李约瑟命题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AbstractThroughouthuman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humaneenvironmentplaysanimportantpartasanenginetopushdifferentnationalitiesanddifferentcountriesindifferenttimeontheirwayto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Summarizethehistoricalexperienceandlessons,combiningwiththecurrentChina"s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reality,ifwewanttoachievescientificdevelopmentandtechnologicalprogress,wemustinnovatehumaneenvironmentfactorsconstantlythroughtheartandhumanities,culturaltraditions,ethicsandvalues,scientificliteracyandmanyothercomplex,soastoelevatetheconstructionofhumaneenvironmenttothekeyposition.Keywordshumaneenvironment;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newNeedhamThesis1“新李约瑟命题”带来的深思被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伯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的谜团,是由英国皇家学会(FRS)会员李约瑟(JosephNeedham,1900-1995)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CivilizationofChina)中提出:“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们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扯力、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它表明了一个事实,即古代中国为人类科技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但近代科学成长发展于欧洲文明。在2007年的伦敦DEMOS会议上,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教授重提李约瑟难题,继而抛出第二个问题:“当前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这么快,中国有无可能引领下一轮科技革命”?这一“新李约瑟命题”比“李约瑟难题”更难回答,即一是要对中国的科技现状进行分析,二是要对科技革命进行预测。要准确判断中国既成的科技现状并进而预测科技发展的趋势,首先应分析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即包括由科学技术规律所决定的内在因素和非科学技术规律所制约的外在因素。2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因素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因素中,文化因素所决定的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产生的影响虽然不及政治、经济因素极具速效且显见,但是对科学技术长期的潜在的推动力和制约力难以估量,是巨大且意义深远的。2.1人文环境的界定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是在自然与历史的演进中,随着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哲学、文学、艺术等为代表)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下而形成的长期、自然、平等、宽松的环境。2.1.1人文学科的建立以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为内容的人文学科是人文环境的思想基础,它对社会和文化艺术中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的研究可谓新学科诞生的酵母,不仅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孕育提供创意的温床,更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扫清各种思想障碍,提供思想武器。2.1.2地域性文化传统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最终积淀下来的是带有显著地域性的观念形态,代表着该地区人们的人格性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精神风貌等等。地域性文化传统通过三个渐进的方式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是,直接地以传统文化内生的逻辑模式阐释客观世界。这使得以两极矛盾同一体系下看待世界的东方文化重整体、重演化,而以结构量化的理性来看待世界的西方文化重结构、重抽象;二是,以世界观衍生的思维模式探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理论体系建立在逻辑思维的构架之上,而思维模式包含于世界观之中,这导致崇尚经验的东方文化演进出直观、综合性强的思维模式,崇尚理性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