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管理和职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关于职业生涯管理和职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是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因素。在机关,职业生涯发展状况也是影响公共部门决策水平与绩效状况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价值观、态度、人格与动机、知觉、学习、能力、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图1:影响行为的关键因素能力价值观知觉动机态度行为人格学习因此。如图所示,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加强价值观教育,以帮助员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从而采取正确的动机和有客观的知觉外,加强学习,重视人格因素,对员工的能力建设也至关重要,最后将影响员工的行为,与个人业绩与机构的业绩产生关联。一、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观点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与机构的职业生涯管理两个部分。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以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对每一个人来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自己深入认识自己,更加准确地评价自身的特点和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正确的奋斗策略,确定自己的职业成功标准,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种类、领域,从而实现事业的成功。在国家机关,一个机关工作人员首先要服从机关的工作安排,但如果能够将个人的愿望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则能够更好地发挥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作用。机构的职业生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求得机构的持续发展,实现机构的发展目标。机构的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管理部门根据机构发展和人力资源规划的需要,在机构中制定与员工职业生涯整体规划相适应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适当的教育、培训、轮岗和提升等发展机会,协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其实质就是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调控纳入到机构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开展机构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员工的兴趣、愿望、理想、抱负等,可以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安排培训,使员工看到自己在机构中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有助于一个机构稳定队伍,留住人才,同时,通过提高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在机构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发挥人才作用以提高机构的绩效,不断增强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系统性,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是将员工个人的发展需求、发展目标与机构的发展需求、发展目标相结合,最终实现员工个人不断成长、机构不断发展的目标。二、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职业生涯管理包括了职业路径、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内容。职业路径是指机构为内部员工设计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职业路径在帮助员工分析、了解自我的同时,使机构掌握员工的职业需要,以便排除障碍,帮助员工满足需要。此外,职业路径也是帮助员工胜任工作,确立组织内晋升的不同条件和程序,对员工发展施加影响,使员工的职业目标和计划有利于满足机构的需要(见图2)。图2:职业路径分析过程图我想往哪里发展?(价值观、理想、成就动机、兴趣)我适合往哪里发展?(智能、技能、情商、学历、性格)我可以往哪里发展?(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挑战与机会分析个人与他人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个人人生目标分析机会取向能力取向目标取向综合分析,职业生涯路径的确定专家认为,职业选择与人格因素有关。普遍接受的美国心理学家、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Holland)的职业选择模型认为,人们早期童年时的经历和以后的人格发展会影响职业选择。实际上,每个人不是只包含有一种职业选择方向,而可能是几种职业选择方向的混合。霍兰德将职业选择方向分成六类,即现实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ng)、常规型(conventional)。每一个类型都有不同的偏好、个性特点,也都有不同的职业范例(见表1)。表1:霍兰德职业类型表类型偏好个性特点职业范例现实型需要技能、力量和协调性的体力活动害羞、真诚、持久、稳定、顺从、实际机械师、装配线工人、农场主研究型需要思考、组织和理解活动分析、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