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村产业发展规划】村产业发展规划村根据这两年发展的基本情况,经过村两委班子分析研究,现制定了全村产业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1、村全村人口731人,耕地面575积亩,贫困户22户,低保户33户,全村有荒地100多亩。2.经济发展情况。村各项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偏低。主要原因:一是主要依靠单纯的农业种植生产收入,种植品种质量一般;二是土质不好,产量低,农业增收缓慢。三是集体经济薄弱,没有村集体企业;四是农业产业链短,没有农产品加工业;五是畜牧业发展停留于各家各户散养,形不成规模;六是自然条件差,农民大多外出。3.农业生产主要谷物类、豆类、薯类轮作为主,种植面积最高年份达500亩。劳务经济近年来有较快发展,常年劳务输出450人次,创收达800余万元。4.公共事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村交通条件历年仅仅靠维修水毁工程,20多年来没有较好的改观,农民出行难,农产品出不去,肥料运不回来,严重制约着我村的经济发展,今年完成贫困村项目修建6.5公里水泥路。二、发展条件(一)存在的劣势1、主导产业不突出,标准化水平低。没有形成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生产力水平在低层次徘徊,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急需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2、集体经济基本没有。村级没有集体收入,公共资金仅靠上级扶持,严重制约着公共福利、公共设施等事业的发展,也给村级开展工作带来难度。3、基础设施不完备。村内各社之间均为土路,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水、生活用水的排放为自然排放,一遇下雨东挪不得西转,制约着全村的交通,车辆无法行走,严重制约农产品的销售,有线电视没有完全通达,网络宽带没有连接。4、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民在选定生产项目上往往只抱着老祖宗的“传承”,对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项目顾虑较多,同时先进适用技术还未得到广泛普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发展优势1、村有荒地的开发资源,急需土地流转。2、村人勤劳朴实,特别是年轻一代有强烈改变贫穷落后的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十分高涨。三、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土地流转、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着力培育畜牧、饲养、蔬菜植种三大支柱产业,推动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奠定坚实基础。(二)规划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三)规划目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一是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粮食生产能力稳定;二是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各项事业有较快发展,乡村风气健康向上,和谐家庭、和谐村庄创建效果显著;三是村民乐观向上、诚信友爱、崇尚科学、懂法守法;农村社会安定,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有现代乡村的精神风貌;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四化”即道路硬化、街道净化、村庄绿化、村容美化;“五有”即增收有门路、活动有场所、生活有新风、管理有制度、村容有变化;六是促进即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转型、促进文明新风形成的目标。村级组织领导有力、勤政廉洁、作风民主、致富有策。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民主管理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村务公开满意率达到95%以上。四、建设重点和布局(一)2017年将充分利用我村的荒地资源进行土地流转,以曹永林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种养殖业;建成发展生猪温氏托养1个。(二)新建蓄水池5口,解决5户贫困户人饮工程。。(三)争取全村农网改造。(四)争取村文化室、卫生室建设和完成现有村活动室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