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 摘 要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提出,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 。这对于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突破瓶颈,激活办学活力,实现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社会资本利用渠道比较单一、缺乏对应的教育政策支持、校企双方办学价值目标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办学中取得的经验获得的启示,本文提出了政府推动、依托行业协会促进投资多元化、政府出台配套教育政策支持、政府主导设立企业准入机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高职院校应主导混合所有制教职工招聘并一视同仁等可行对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混合所有制 问题与对策“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 等重大国家战略为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为应对发展挑战、顺应国家要求,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高职战线固化改革成果、面向 十三五 改革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行动计划》提出,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 对于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突破瓶颈,激活办学活力,实现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行动计划》虽已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任务和项目,但是任务和项目的实施进度太过缓慢,这就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1 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资本利用渠道比较单一现在混合所有制的有效途径一般都是校企合作,但是在校企共建模式上一般都是一个专业和一家企业进行合作,这就造成合作企业排斥其他企业或资本的介入,从而使吸引其他企业或者资本投资的能力不强。而一家企业的社会资本的介入根本无法满足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需要,因为企业结构的限定,能够作为实习实训的平台有限,无法满足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需求。1.2 缺乏对应的教育政策支持国家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已有多年,去年教育部的《行动计划》进而明确提出探索混合所有制院校办学,但至今未见出台操作性的政策法规,现行的教育政策法规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方面基本空白。缺乏对应的教育政策支持使企业在实际参与办学过程当中束手束脚,企业真正的好的资源无法与高职院校进行对接。另外教育政策支持的缺失也使得社会公众对于混合所有制办学产生不认可和不信任,误解其身份和初衷,这也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良好运行和发展。1.3 校企双方办学价值目标不统一“《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试点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办学活力不足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改”革。 因此办学活力不足的高等职业院校引入企业参与办学的目标很明确——提升学院办学水平,为社会输送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大部分企业参与办学的目标很明确——利益,利益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的学费。由于价值目标不统一,校企之间就很容易产生矛盾,比如企业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毕业,这样学费利益来源就能得到保证,但学校希望提升办学水平,对于没达到学校要求的学生要予以清退。校企在这些方面很难达成共识,而且纠缠不清,使得合作往往就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办学的效果也得不到保障。1.4 缺乏长效监督机制采用混合所有制办学存在着学校和企业管理制度不统一甚至有时相互矛盾的问题,而造成这个问题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督机制。前面已经说过,由于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发展持观望的态度就致使对混合所有制办学的高职院校缺少行政监督及社会督导。而监督机制的缺失就容易产生灰色地带和滋生教育腐败,公职人员和企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