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OFDI 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摘要】面对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市场,对外直接投资(OFDI)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我国技术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日趋增长。本文基于 2003-2013 年省际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TE)和技术效率(EC)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得出我国 OFDI 每增加一个单位,TFP 就会降低 0.1 个单位,TE 会降低 0.08 个单位,EC则降低 0.02 个单位的结果,并根据结果在国家和企业层面上给出政策建议。【关键词】OFDI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对外直接投资一、引言“”“”“十二五 期间国家大力倡导由 引进来 过渡为 引进来与走出”“”去 并重的发展路线,以及 一带一路 战略构思的提出,使得对外投资活动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据商务部《2013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蝉联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存量达到 6604.8 亿美元,排名较去年上升两名位居全球第 11位。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近年来已成为获取先进技术一大途径。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一)投资规模自 2003-2013 年的 11 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势迅猛,平均增长率达 39.8%,2013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蝉联世界第三,为美国同期流量额的 31.9%,但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存量仍不及美国的一半,2013 年我国 OFDI 存量为6604.6 亿美元,美国为 63496 亿美元。 (二)投资区域 2013 年我国投资覆盖了全球 184 各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因素,亚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13 年我国世界投资区域分布为亚洲 70.3%,拉美 13.3%,欧洲 5.5%,北美 4.5%,非洲 3.2%以及大洋洲 3.2% 。 (三)投资领域2013 年我国的 OFDI 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采矿业、金融业、批发零售这 4 大行业,投资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27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采矿业 248 亿美元,较去年增长83.2%,金融业达 151 亿美元,零售批发业较去年增长 12.3%。这四个行业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 75.6%。但我国对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不强,科学技术和信息服务分别位列榜尾。(四)投资主体国有企业一直是 OFDI 的主要贡献者,近年来投资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国有企业的占比逐渐下降,但仍居主要地位。2013 年国有企业占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43.9%,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 42.2%,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公司、私营企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分别为 6.2%、2.2%、2%和1.3%。三、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一)模型的建立本文从国内自主研发、对外直接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三个影响因素考虑,构建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国内研发存量、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其中 p 代表各省,t 代表年份。TFP 表示全要素生产率,RD 代表国内的研发存量,OFDI 为各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用 IFDI 表示,C 为截距项,ε 为误差项,τ,γ,ч 分别代表 RD,OFDI 和 IFDI 对 TFP 变化的弹性系数。运用 DEA-Malmquist 指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 为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构建如下两个模型: 其中 TC 代表技术进步率,EC 代表技术效率。 (二)数据的选择和测算 (1)TFP、TC、EC 的测算。运用DEAP2.1 软件测算TFP、TC、EC 需要各省的产出量(Y)、资本投入量(K)和劳动投入量(L)。以各省 GDP 代表 Y,并按照 GDP 指数折算成以 2003 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用各省资本存量代表 K,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估算 Kpt=Kpt-1(1-δ)+Ipt/Ppt,其中 K 资本存量,δ 指资本折旧率取 10.96%,I 代表固定资产投入量,P代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P2003=1),并折算成以 2003 年为基年的不变价格,基年资本存量采用折旧—贴现法确定。劳动投入量用各省年末就业人数代替,数据均来自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