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外援助理论与中国对外援助实践[ 提 要]习近平主张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应 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利观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N].人民日报,2013-10-26(01).。尊重各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决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坚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公开透明地开展双边与多边援助合作。习近平对外援助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对外援助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并结合国内和国际形势变化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关键词]习近平;对外援助; 一带一路 [作者简介]粟瑞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史学博士;李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学博士。对外援助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国家的对外援助能否做好,不仅影响受援国的利益,也与援助国的自身利益、国家形象、国际信誉密切相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间,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中国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也越来越多地与全球各地区、各国探讨国际援助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情况以及国际局势新变化,在对外援助上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要求,部署了一系列新举措,完善了中国对外援助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对外援助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的新发展,也是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理论指导。 一 习近平对外援助的基本理念与主张中国的对外援助理论在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和系统化。1963 年 12“月,周恩来总理在埃及宣布 中国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关系五项原则 ,之后又在加纳提出 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既考虑自身实力,也照顾受援国需求,并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以及世界科技发展变化进行调整。进入 21 世纪后,“”中共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 和谐世界 理念。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维护全球安全、实行全球治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以及参加联合国会议、中非合作论坛等会议活动时,从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目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对外援助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打造和谐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与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目标。1.大国担当共谋发展——中国对外援助的根本目的。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这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目的。2013 年 3 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任重道远。参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2.他呼“吁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43.,各国和各国人民应共享尊严、共享成果、共享安全保“障。他还强调: 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43.2015 年 9 月 26 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时,作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