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纽带和平台作用深入推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专栏 由中国东盟中心支持,报道东盟——地区教育发展、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及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中国—东盟中心是中国和东盟十国政府共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旨在促进中国和东盟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秘书处设在北京。摘要: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 25 周年和教育交流年。25 年来,中国和东盟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双方民众带来了切实利益。中国—东盟中心是中国和东盟十国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双方关系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应运而生。成立 5年来,中心发展成为促进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的独特纽带和重要平台,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刊对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女士进行了专访。杨秘书长指出,中心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双方沟通合作的平台,围绕教育交流年主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后,中心将继续积极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为双方关系持续深入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关键词:中国东盟中心;教育交流合作;中国东盟教育交 — 流年 一、中国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密切合作 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世界教育信息》:杨秘书长您好,很高兴您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东盟关系,特别是双方教育交流合作情况。杨秀萍:非常荣幸接受《世界教育信息》杂志专访。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东盟中心,感谢《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和《世界教育信息》杂志编辑部对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 25周年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25 年来,中国和东盟都把与对方的合作放在突出位置,相互分享发展经验,扎实推进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连续 7 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 5 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人员往来频繁,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游客来源国。夏秋季节,每周有 2000 多架次国际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在东盟诸多对话伙伴关系中,中国—东盟关系是最富内涵、最具活力的关系之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国自身发展,也为双方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教育交流合作一直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目前,中国在境外办学经教育部审批的 4 个机构和98 个项目中,有 3 个机构和 30 个项目在东盟国家。截至 2015年,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达 19.5 万人,其中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 7.1 万人,中国在东盟留学生 12.4 万人。中国已成立了 30 个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涵盖商务会展、文化艺术、对外汉语、金融财税、传统医药、新能源、农业、电力等领域,并在东盟国家共开设了 31 所孔子学院和 32 个孔子课堂。中国高校已开齐所有东盟国家语种。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等合作办学项目成效显著。总之,双方在教育领域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为服务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双方民心相通、巩固双方关系的社会基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发挥中心自身优势, 架起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桥梁《世界教育信息》:我们知道,教育交流合作是中国—东盟中心工作重点之一。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心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杨秀萍:中国—东盟中心是中国和东盟十国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在双方关系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应运而生,承载着 11个国家推进领域务实合作的强烈愿望和殷切期待。自成立以来,中心充分发挥一站式信息和活动中心作用,积极落实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大力推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新闻公关等领域交流合作,完成百余个旗舰项目,组织或参与 500 多项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得到各界广泛赞誉。今年 11 月,在中心成立 5 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专门发来贺信。他表示,中心过去 5 年来一步一个脚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促进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的独特纽带和重要平台,为促进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心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大投入,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