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说明文课堂也可以兴味盎然《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四篇风格迥异的说明文组成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一说起说明文的教学,相信很多老师会跟我一样,下意识地想到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这些再熟悉不过的教学要求,又或者不得不面对将一篇篇或给人美感或给人启迪的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使得说明文的教学枯燥乏味的教训。在教学本单元之前,我心里明显有些底气不足,担心历史的一幕会再次上演,所以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让自己鼓足了在课堂上尝试改变的勇气。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前有效铺垫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在四年级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学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在教学《鲸》这课时,我有意识地做了如下铺垫,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伊始,我开门见山地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鲸》。就在我拿起粉笔转身准备板书课题之际,我忽作思考状,自言自语道:“这小小一支粉笔,外形其貌不扬,用途简简单单,哪一天外星人来到咱们地球,对它产生了兴趣,我该怎么介绍它呀?”我的一番突发奇想果然在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我这看似无厘头的问题给吸引住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要给“外星人”当“翻译”。不等我点名,一个淘小子就迫不及待地指着我手里的粉笔大声嚷道:“粉笔是白色的,又细又长!”淘小子的回答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教室里安静了下来,这一句简单的回答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急忙不服气地追问道:“白色?什么白?米白?乳白?还是雪白?又细又长?有多细?有多长?”面对我连珠炮似的发问,大多数学生陷入了沉思中,但也不乏少数“智者”跃跃欲试,我兴冲冲地点到课代表的名字,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粉笔通身雪白,约有七厘米长,和人的手指头差不多粗,主要用于老师板书。”听完她的发言,我和其他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很快我把课代表的发言一字不拉地板书到黑板上,让同学们具体说说她的介绍好在哪儿,也可以在她的基础上继续修改。接下来的评价与修改让学生欣然懂得了“列数字地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鲸》。就在我拿起粉笔转身准备板书课题之际,我忽作思考状,自言自语道:“这小小一支粉笔,外形其貌不扬,用途简简单单,哪一天外星人来到咱们地球,对它产生了兴趣,我该怎么介绍它呀?”我的一番突发奇想果然在学生中引起轩然大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我这看似无厘头的问题给吸引住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要给“外星人”当“翻译”。不等我点名,一个淘小子就迫不及待地指着我手里的粉笔大声嚷道:“粉笔是白色的,又细又长!”淘小子的回答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教室里安静了下来,这一句简单的回答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急忙不服气地追问道:“白色?什么白?米白?乳白?还是雪白?又细又长?有多细?有多长?”面对我连珠炮似的发问,大多数学生陷入了沉思中,但也不乏少数“智者”跃跃欲试,我兴冲冲地点到课代表的名字,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粉笔通身雪白,约有七厘米长,和人的手指头差不多粗,主要用于老师板书。”听完她的发言,我和其他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很快我把课代表的发言一字不拉地板书到黑板上,让同学们具体说说她的介绍好在哪儿,也可以在她的基础上继续修改。接下来的评价与修改让学生欣然懂得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也为这个单元的学习做了一个有效的铺垫。教无痕,学有迹——课中巧设情境如果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那么我觉得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留痕迹的教。记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这样描述自己追求的“智慧教学”:“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这个任务,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学知识长能力)’的路子,真正摆脱‘跟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鲸》、《新型玻璃》这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