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事业天地广阔任重道远大有可为章新胜,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2003 年至 2004 年担任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2005 年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2003 年至今连任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副主席。此前曾先后任江苏省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南京金陵饭店党委书记,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苏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兼任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先后毕业于解放军张家口技术工程学院、杭州大学外语系,并先后赴美国丹佛大学、哈佛大学商学院深造,获哈佛大学设计学专业硕士学位。中国改革开放,教育是先声。1981 年 7 月,由教育部、外交部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正式成立。从此我国民间的、半官方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有了专门的组织,到现在已经走过了 30 年的奋斗历程。今天,各位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常务理事、理事和各界人士的代表一起,庆祝交流协会成立30 周年,我怀着非常高兴的心情对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亲自出席了我们今天的座谈会,带来热情地祝贺,使我们感到特别荣幸。我们国家历届领导同志都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和民间教育交流合作,把它看成是国家总体外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刘延东同志多次就教育交流和人文交流作出重要的指示和精辟的阐述,亲自出席我国首次全国性的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会议,使我们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者倍受鼓舞,揭开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特别是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事业的新篇章。今天刘延东同志还要给我们作重要讲话,这对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交流协会的发展起到指导和推动的重要作用。我谨以全体与会者的名义,对刘延东国务委员及其他出席座谈会的领导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 官民并举 方针指引下,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成绩斐然,为深化中外教育界理解与合作、增进人民间友谊与共建和谐世界,作出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交流协会 30 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1981 年到 1990 年,是协会初创、开辟渠道的十年。改革开放之初,在万里、姬鹏飞、方毅等老一辈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在周培源、季羡林、张维、黄辛白、李滔等著名学者和教育部门、外交部门领导同志的积极倡议下,报国务院批准设“”立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根据国务院批文精神,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 14 个市陆续成立地方交流协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及全国性教育组织逐步成为交流协会会员单位。交流协会作为教育系统的综合性涉外民间组织,配合国家改革开放战略,肩负起开拓民间对外交流合作渠道的历史使命,为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特别是打开出国留学渠道、帮助高校建立与境外教育机构的联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二个阶段从 1991 年到 2000 年,是健全组织、加快发展的十年。交流协会应对国际风云变幻,贯彻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方针,围绕难点、热点问题,发挥民间优势,组织实施了各级各类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逐步拓展民间来华留学业务;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1991 年注册为全国性社团组织,逐步朝着按国际民间组织惯例和依法治会的方向迈进。1994年,交流协会配合国家开放战略,在教育部、外专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承担境外培训工作;同时,配合国家外交工“作,承办了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中的 中国妇女教育非”“”“政府系列论坛 、 华夏园丁大联欢 、 艾森豪威尔基金会交流”“”学者 、 中日青年大联欢 的部分项目等。第三个阶段从 2001 年到 2010 年,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十年。交流协会抓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机遇,配合我国大经贸发展的方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民间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和活动。这一阶段,我国来华留学生进入成规模的发展时期,协会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