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我省生物医药人才市场对药学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设一支结构优化、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高的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本文对我省高职药学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省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我省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优势产业发展,在打造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随着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速,生物医药人才市场对药学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为保障我省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拥有一支教学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本文对我省高职药学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省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1 河南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状况分析 1.1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由于我省现在的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之后产生的,原来的教师队伍已不能满足现在高职招生的规模,所以各个高职院校大批引进青年教师,造成教师队伍年龄节后年轻化,职称结构不合理。虽然年轻的师资队伍充满着气,但是,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而言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学术带头人。1.2 教学实战能力低下我省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多数毕业于非师范类学校,几乎不曾接触教育学。尽管在上岗前参加了岗前培训,但枯燥、单一的理论学习及简短的教学实战演练并不足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教学管理工作。而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巧妙运用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教学策略。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虽然熟悉所讲课程内容,但课程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够准确,无法巧妙地对课程进行加工和提炼。第二,授课语言缺乏魅力,导致学生听课时气氛沉闷,未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第三,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有的甚至是照本宣科。1.3 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目前我省高职药学专业教师队伍科研积极性不高,教师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很少,主编或参编的专著、教材质量良莠不齐,申请的专利、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先进技术等方面的成果也不多,申报的科研课题较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导致我省高职药学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疲于备课、授课,根本没有多余精力放在科研上;其次,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寻找课题参与科研的意识不强。此外由于受学校层次、职称等因素限制造成我省高职药学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申请困难,科研“”经费有限,在科研上 心有余而力不足 。1.4 在教师培训中,教师专业实践难以落到实处 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我省许多高职院校推行药学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顶岗培训,以弥补专业课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但是,目前,校企之间的这种合作大多数情况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法离岗参与企业实践,影响了培训计划的实施。二是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目的不是仅从事简单的生产性劳动,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和科研能力,然而,由于企业和学校所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异,学校追求的是教师经企业实践可提高实操实践能力,而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由于企业与学校未能协调好关系,教师这一需求很难得到满足。2 河南高职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2.1 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打造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以引进校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培养学校现有教师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专业领军人应德才兼备,其本身应非常热爱这个专业,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带领整个教学团队共同进步,而不应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专业领军人到位以后应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并组织委员会对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调查研究、论证,依据企事业单位对药学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制定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2 强化对年轻教师的岗前培训岗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