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支撑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综合提升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和培训状况的分析,从教师培训需求出发,通过对激励机制建设,培训理念转变,教学评价、反思,教学督导职能转变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三大体系支撑下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办法。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能力;培养体系随着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年来一批新建本科院校正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在整个高等学校中占有三分之一之多,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更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新建本科院校承担着教育大众化的重任,能否培养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所急需应用型人才,能否培养出符合本地区、本领域、本专业所急需的专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切的關键都在于能否有效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急需的人才,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制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构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有效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更是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随着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到本科的升格,原有师资队伍的教师数量、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教学能力已不能满足本科层次的教学需求,尤其教学能力和培养状况不容乐观。1.教学基本能力不足为适应本科层次的教学,各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大量引进新教师,并迅速走上教学岗位,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虽然这些教师普遍学历较高,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多数因缺乏相应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能力而不能满足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 教学操作能力不足由于缺乏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大多数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目标的分解、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教学逻辑体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表达等方面能力不足,导致了教学目标的游离,教学知识性、科学性的缺陷,教学系统性、连贯性的缺失,教学流畅性、有序性的降低,课堂趣味性、感召力的不足,大大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1.2 自我监控能力不足教学工作需要在不断的自我检查、评价、反馈、调控、改进中达到预期目的。新建本科院校众多青年教师缺乏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观察,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能力;利用语言、手势、眼神、教学方法的转换等手段有效地调控课堂不够;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状况和言行进行评价不足,以致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课堂的教学进行修正,影响教学效果。1.3 教学研究能力不足在教学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将备课当做一种策略研究,提前对课堂进行设计;没有将上课看作一种研究,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充分诊断;没有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反思,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教学创新、教研论文撰写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2. 专业性知识不足 龚雅楠等人在调查中发现大约有20%的老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所教授专业的专业知识,还有 13%左右的教师只进修过所教授专业的部分课程。专业课教师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质量的保证,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将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最直接影响,致使他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难以达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3.特殊教学能力不够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特殊性要求广大教师不仅需要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还要有实践教学、创业教学、结合实践的专业课授课等特殊教学能力。多数教师不曾到企业进行过实践锻炼,没有从事过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缺乏将实践经验抽象化的理论功底,不能将实践和技能的真实状况用形象化的语言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具备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现状 1.培训内容不适应需要“”“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培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