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整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 1、化 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 的变化,还有 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 以 、 、等形式变现出来。(选修四 1 页) 2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和 。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因此,化学反应中存在着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 化,当能量变化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 和3 、决定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因素(宏观解释)(1 )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物质所包含的化学能也 不同。 焓①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符号______________③ 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 (2 ) 一个确定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 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 的相对大小。反应热、焓变( HΔ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符号______________③ 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 ④△H的正负与 吸、放热反应的关系 当△H“”为 一 或△H<0 时为△H“”为 + 或△H>0 时为 ⑤△H 计算的三种表达式△H= - 4、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微观解释) (1 )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 ,即反应物中的旧化学键的 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 (2 ) 是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 键要 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常温常压(25℃,101KPa)下,断开 1mol 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生成 1mol 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相等。--------- ( )(4)△H 计算的三种表达式△H= - 5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概念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 学反应 决定 因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 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产生 原因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的总能 量 反应物断键时 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 的总能量 反应物断键时 的总能量 表示 方 法 △H<0 H△ >0 图示 常见反应类型 大多数化合反应 所有燃 烧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 C+H2O(g)CO+H2 制水煤气C+CO2(g)2CO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1 、概念:表示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 、表示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 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 如:H2(g)+ 1/2O2(g)===H2O(l) H=Δ-285 . 8 kJ·mol-1, ℃ 表示在, Pa, mol H2 与 mol O2 完全反应 生成 态水时 的热量是 285.8kJ。(表示完全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H2 (g) + O2 (g) = H2O(g) H= --241.8 kJ/mol 2△H2(g)+O2(g)=2H2 O(l ) △H= -571.6 KJ·mol-1 3、热化学 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 ,不表示 , 因此,它可以是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化学计量数和ΔH 可以同时扩大或 缩小 的倍数。即使化学计量数相同,当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不同时, HΔ值______。 HΔ“”单位中的 每摩尔 是指______________ 4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 中和热的测定 一、 中和热 1 、概念: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 注:①中和反应都放出热量; ②定义中的 稀溶液 一般指 , 因为溶液混合时会产生溶解热效应而影响中和热的测定 ③中和反应的实质是,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 内 二、中和热的测定: 【思考交流 1】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 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4.实验中所用 HCl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 11∶ 而是NaOH 过量?若用 HCl 过量行吗?四、误差分析: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自所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并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