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探究【摘要】本文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了民族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资源、实施、实践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改进课程实施方式、强化教育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Abstract】Taking Gansu Normal University for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structure , resources , implementation ,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pedagogicalcurriculum for English Education Major in institutes for nationalities. Thenit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n how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eich the resources , improve the executive means , and strengthen theeducational practice. 【Key words】Institutes for nationalities ;EnglishEducation Major ; Pedagogical curriculum 0 引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指出: 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本课程标准”专指教育类课程 [1]。教师教育类课程有助于未来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本文针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2010 版课程设置方案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在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实施、教育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及实施建议。1 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1.1 课程设置现状[2]甘肃民院外语系 2010“版的课程体系总体设置为 平台+”模块 。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包含三个模块:教育基础课程、教育发展课程、教育选修课程。教育基础课程为必修课,共 10 学分,占总学分的 4.59%,它包含教育学原理、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实务、现代教育技术,由教育科学系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教育发展课程为 2 学分,占总学分的 1.83%,由外语系教师在第 7“”学期教授 英语教学论 。教育选修课程要求至少修满 12 学分,占总学分的 5.47%,其中课程教学策略、语言学习策略、经典教学案例赏析、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为外语系学生的限选课,每门 2 学分。其余 4 学分需选修教育科学系所开课“程。而实践课程平台也包含三个模块:基础实践课程包含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即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训练、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每门 1 学分。专业实践课程包含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和实习、教育实习反思,而综合实践课程包含毕业论文设计。1.2 存在的问题 1.2.1 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中的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和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应该归属于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而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三个模块的分类标准模糊。教师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小,约占总学分的 11%,占总学时的 12.63%“”。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仅仅占总学分数的 1.8%,不占课时。有限的授课时间,难以解决好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势必影响师范生职业专门化程度的提高和职业竞争力,最终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达标[3]。1.2.2 课程资源不丰富教师教育类课程数量较少、且基本为必修课。教师选修课的 4门英语学科课程,为外语系学生限选课,事实上,学生只能选修 4 学分的其它教师教育类课程。而且,部分教材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地体现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求。陈旧的知识和理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无益于学生的教育观的形成。无法获取必备的现代的知识和理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校外课程资源中,教育实习基地较少,致使不少同学不能进行英语教学实践,而担任其它课程的教学工作。1.2.3 课程实施不得力 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在第 6 学期(夏学期)集中授课,课时密度较大,任课教师需要备课、撰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