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摘要〕艺术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不可否认,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素质提升;调查研究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情感体验、健全人格心理、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师范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承担者,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其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性、复合型的合格人才更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基础师资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学生本身的专业知识之外,更看重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察,它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制约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来看,它们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更加成熟,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我们在国内通过网络已经能够看到耶鲁大学《罗马建筑》、麻省理工学院《电影哲学》、《透过摄影感受世界》、牛津大学《<美丽公主>为何出自达芬奇之手》等优秀的公共艺术课程,这不禁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设。近年来,尽管我省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然是其教育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对其公共艺术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完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仍然是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对江西省三所师范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我省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一、研究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了 3 所师范院校进行调查,分别是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座谈、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为辅,问卷调查分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学生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 3 所师范院校的三年级本科生为调查样本,共发出学生问卷 360 份,回收有效问卷328 份;教师问卷 45 份,回收有效问卷 43 份。二、内容与问题在调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我省师范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稳步前进,看到在原有基础之上取得的进步。三所师范院校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的门类和课程数量都明显增加,教育设施、设备也有一定增加,进一步扩大了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例如在回收的 328 份学生问卷中,对开设的艺术类公共课程非常喜欢的 68 人,占 20%,比较喜欢的 191 人,占 58%;只有少数学生对开设艺术类公共课程持不喜欢或无所谓的态度,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待公共艺术课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但调查也显示出很多问题,比如在学生问卷方面,数据显示只有 21%的同学在初高中阶段受过艺术教育(学校艺术课程、艺术特长班、家教等),12%的同学认为自己有比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通过根据随机的深入访谈,我们了解到很多同学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过艺术熏陶,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除了专攻艺术专业的学生外,其余学生接受艺术的教育的权利被大大减少,这也导致他(她)们对各种艺术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虽然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比较缺乏但内心依然有着对艺术的热爱。例如在音乐方面的调查就说明音乐是许多学生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但只处于听歌,好听的浅层阶段。“《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 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 50%;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 [2]。在我们回收的 43 份教师问卷中,专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仅有4 人,占 9%,其余主要由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等学院的专业老师兼任,课程设置一般由教师根据意愿和能力申请开设,通常经所在部门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通过即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