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在种植牙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种植牙患者应用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 94 例人工牙种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实施效果。结果:种植牙成功率方面,观察组为 95.74%,对照组为 78.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优良率对比,观察组(89.36%)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开展后,观察组 HAMA、HAMD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在种植牙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人工牙种植成功率,同时对患者负性情绪有明显改善效果,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关键词】种植牙;健康教育;系统化; 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168-01随着牙科医学技术的发展,种植牙患者数量逐渐增多,主要包含上部牙修复体、下肢支持种植体,是经手术方式将人工材料制成的牙体植入组织,达到骨组织牢固固位支持的目的[1]。实际应用中,种植牙具有与天然牙结构、功能、美观同样的效果,所以在缺牙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人工牙种植成功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本次研究对本院94 例人工牙种植患者进行研究,对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 94 例人工牙种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7 例。对照组中,男性 34例,女性 13 例,年龄最小 22 岁,最大 78 岁,平均(52.3±4.7)岁,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 19 年,平均(9.6±1.3)年,包含 30 例后牙缺失、17 例前牙缺失;观察组中,男性 33 例,女性 14 例,年龄最小 23 岁,最大 79 岁,平均(52.8±4.5)岁,病程最短 4 个月,最长 20 年,平均(9.8±1.2)年,包含 29 例后牙缺失、18 例前牙缺失。所有入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种植牙手术禁忌症者及对本次研究不配合者。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人工牙種植手术,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含饮食指导、口腔卫生指导及种植牙基础护理,要求患者定期进行种植牙复查。观察组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①术前指导患者做好相关检查,同时采用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对患者义齿种植认知及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义齿种植认知包含种植牙、既往修复方法、种植牙方法、心理状态及手术费用等内容;其它情况包含牙缺失、口腔卫生习惯、咬合力、机体营养、饮食习惯等内容[2]。根据不同的患者,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由护理人员结合调查结果开展一对一开展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义齿种植情况、术后愈合接受程度、手术费用情况等。②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术前告知患者种植牙手术流程、效果及注意事项等,与患者主动交流,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需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可通过治疗成功的病例讲解,让患者树立起治疗的信心。③系统化种植牙中健康教育。待患者调整至最佳状态后,选择合适的时机种植牙,期间对相关并发症积极预防。术前针对患者口腔细菌,可给予患者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漱口处理。同时,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时间及次数,3~5min/次,2 次/d 为宜,防止种植牙周围组织发生炎症[3]。对于发生牙周炎的患者,在健康教育中明确告知患者属于常见并发症,不需过于担心,经序列治疗后均可痊愈。对于有夜晚睡觉磨牙习惯的患者,要明确其磨牙发生的原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包含加强机体锻炼、补充钙质、调整饮食结构等,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及生活习惯。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人工牙种植成功率、健康教育优良率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进行统计对比;健康教育优良率评价:优:健康教育实施后,患者对种植牙相关知识可较好掌握;良:健康教育实施后,患者对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