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艺术特色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味教育能使人终身受益,文化能使人的道德更加高尚,艺术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精彩。校园有了文化,就有了深厚的文明底蕴,校园有了艺术,就有了灵动的精神升华。近几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实施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大力度,扩张其内涵。在抓好文化课基础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并注意遴选艺术苗子,组建艺术特色班,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艺术见长的办学特色。一、更新观念,健全艺术教育领导体系学校通过反复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 美育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促进”“”“智力的开发 认真思考,确立了 四个有 的艺术教育目标: 环境有艺术风格,校园有艺术特色,教师有艺术品位、学生有艺”术情趣 。经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解读新课程理念,制订《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并形成了一系列观念新、措施实、机制活的举措,如建立艺术教育管理和奖励机制、艺术教师学习培训机制、艺术教育专项资金保障等制度,并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全校师生明确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从而让全体教师关注艺术教育,支持学校艺术活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释放他们的创造潜能。1、构建管理网络“学校专门成立了艺术中心,下设两个教研组,构建了由 分管————”校长教科主任教研组长 分工协作的管理网络。艺术中心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涉及艺术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的工作,如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活动的开展、期末考评、学生的专业辅导及志愿填报等。2、制定师生规范“学校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 学校先管理再教育,教师先育人”再教书,学生先做人再读书 。学校提出艺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应以自身较高的艺术素养来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同时要求全体教师注重自身的行为礼仪的养成,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做到言语文明、不说粗话;举止大方,不体罚学生,行为优雅,穿着得体,以自身的形象感染学生。对学生从坐姿、听课、行走、课外活动文明礼仪等各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培养自身的艺术气质;并要求学生遵守学校日常文明规范:高一新生被明确要求做个文明学生,入校先进行一次宣誓仪式;高二举行成人仪式;高三举行毕业仪式。高一、高二年级全面开设音乐、美术课程,并组建校园合唱团、舞蹈队、器乐队及书法、素描、油画、国画、色彩等兴趣小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一年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陶冶学生,来培养学生的情操、品质及审美创新能力。二、强化管理,构建艺术教育保障机制艺术教育的特色创建关键是抓好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师资)的建设和管理,使两个方面完美结合,从而发挥最大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1、改善艺术教育实施条件学校在原有艺术楼的基础上,积极改善艺术教育条件,完善、充实专用教室设施设备,按国家规定标准购置合格的专用器材,艺术教育经费逐年增长。近 5 年来用于改建艺术楼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超过 300 万元。目前,学校有专用艺术楼,其中包括画室 3 个、音乐室 2 个、舞蹈家房 1 个、模拟电子钢琴室 1 个、琴房 10 多个、师生创作画室 5 个。音乐、美术各有一个专用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施。同时加大对设施设备的管理,学校配专人负责设施设备的管理,要求教师提高专用教室的使用率,做到了尽力添置、合理使用,每次使用都作好记录。艺术素质是人的基本素养,优美的学校环境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也展示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面貌,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较高的艺术素养,重视 隐性因素的作用 ,在改建校园的过程中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设计专家设计教学楼及环境布局,让每一幢楼的外型及校园环境给予学生美的熏陶。校园注重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有艺术雕塑、罗马柱、小桥流水、凉亭鱼塘;幢幢相连的教学楼过道,是从底楼的学生作品长廊到二楼的报刊读物长廊到三楼的班班有特色长廊,这一道道校园风景,激发了学生欣赏美、走近美的激情,引发了他们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