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求发展,科学管理创佳绩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始建于 1953 年,现有 56 个教学班,学生2780 人,教职工 253“人。学校从实际出发,确定 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提升内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的工作思路,推动了学校工作的持续发展。一、丰富文化内涵,明确学校发展方向作为一所有着 66 年历史积淀的学校,我们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来激活自身持续发展的生命力。2014年 4 月,面对创建基础教育强市的新形势,学校领导班子在传“承学校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了 以学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 的办学理念和 整体优化,打造名校 的总体目标。2014年 9 月 1 日,学校迁入新校区,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明确提出了 巩固规范办学,”完善校园建设,发展体艺特色,品牌再续新篇 的长远发展规划,使家长和学生真正感受到政府对于教育的支持,感受到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福祉。二、追求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我校大力推行人文化管理,实现理性与人性的融合。学校坚持重大决策集体研究商讨制度,确保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我校科学地开展了教职工量化考评工作,坚持人性化的“”劳动纪律评价。目前我校 追求卓越,淡化个别 的教职工评价方法已经得了全校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可。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上,我们实行校部统筹下的年部管理机制,建立领导值周制度,使责任明确、重点突出。每周召开一次年部教师联席会议,校级领导列席,对上一周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明确下周年部工作重点。实践证明,这种 捆绑”式 条块管理机制的实施,使工作有侧重,分工不分家,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三、借力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根据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学校积极构建 信息化条件下 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提出了 以教导学 框架下“的不同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倡导 教”重在于听,学重在于说 的理念,要求教师有效利用学习小组,充分解放学生,让学生以独学、对学、群学的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云平台资源和我市开发的地方资源,积极整合校本资源进行教学,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1.信息技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所有学科均推出了自己学科的示范课,形成本学科教学特色。学校收集整理了信息技术下的教师及学科组高效课堂教学的智慧结晶,落实不同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工作,基本形成学科教学特色。2.“”倡导 高效、兴趣、思维活跃 的个性化教学。学校彰显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强化了不同教学风格的学生认同度,使教学获得显著的成果。我校的地理教学、化学教学、物理教学、数学教学多次在省市进行公开课教学交流,其高效课堂模式得到省市专家认可。 四、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组建校本教研组,建立并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学校开展以 聚焦高效课堂 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多次邀请教研员来我校进行教学指导,不断完善课改进程。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教科研之中,加强了小课题的研究。每个年级不同学科研究科研课题项目,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都参与,使课题、任务、时间“”落实到位。我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开展 年级组教研 活动,“集中备课、定人讲课、共同研讨。学校定期召开 教学经验交”流会 ,提高教師的研究和写作水平。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课题的研究,使教科研活动真正做到了 基于”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教学,推动教育教学 。2.科学考评,推动教研工作。我校加强教研工作的计划性,充分发挥教师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领导专业引领的作用。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研究,每个教研组、备课组都有规范的教研计划,管理者做到及时检查并科学评价。学校班子成员全面参与各个学科的教研,通过对教师人性化考核,提高了教师对专业成长的理性认同水平。3.注重实效,校本研究常抓不懈。各年级组利用每周五下午组织召开新教材、新教法研讨活动,集中备课、讲课、评课,每一次教研都有专题,抓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