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初探[摘要]本文讨论了当前我国教师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弊端,分析了在教师专业化潮流的背景下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必要性和原则,并从规划长期发展目标、实施动态全程教学评价、采用突出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和后效的教科研评价标准和由学生、自我、同事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式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如何利用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建设来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 [关键词]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成长档案袋 教师专业化 [作者简介]罗凌(1969-),男,江西石城人,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朱永红(1967-),女,江西石城人,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中教一级。(江西赣州 341000)[基金项目]2005“”“年江西省 十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师范学”院外语专业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5YB285)。[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057-03 一、引言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大趋势。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①。在当前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一位称职的教师“”“”既要做好 育人 ,也要做好 育己 。只有教育者发展完善自身,才能促进被教育者的发展与完善;只有教育者自身素质提“升了,才能带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 ②。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个人的,如教师个性、家庭支持情况,也有来自外界环境的,如学校的管理体制,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重视程度等,而教师评价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影响。二、我国教师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弊端根据目的和着眼点的不同,教师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面向过去,注重教师评价前的表现,以此作为教师解聘、降级、晋级、加薪等的依据。发展性教师评价面向未来,摈弃奖惩目的,注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③。当前我国教师评价体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在较多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普遍采用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奖惩性评价。这是一种终结性的面向过去的评价,这种传统的教师评价体制偏重评价的鉴定选择功能,把评价结果与教师奖罚、聘任与解“”“”聘直接挂钩,诸如经常听到的 奖优罚劣末位淘汰 等。这种偏重奖惩目的和鉴定选择的教师评价体系强调了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却忽视了教师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的发挥,忽略了教育主体——教师的发展,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难以获得教师的配合,而且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影响教师之间关系,造成教师团队的不健康发展。此外这种评价没有考虑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利于教师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不符合 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对教师评价体系在引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评价基本上流于形式,普遍是以职称提升代替教师“专业化发展,导致高等学校普遍存在 重职称科研,轻教学教”研 的现象,一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为提升职称的科研论文和课题上,而对教学技能的改进及教学改革却没有热情。高“”职称的教师则缺乏专业发展动力,出现所谓的职业 倦怠期 现象。我国教师评价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阻碍。改革教师评价体制,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势在必行。三、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必要性与传统的面向过去业绩的奖惩性教师评价相比,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推行以来,以其摒弃选拔和奖惩目的,营造宽松的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优点而广受教师的欢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本质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要目的,主张在宽松的环境下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个体的发展目标和自身价值。这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