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校本研训之路,提教师执教品位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解决教师课堂教学问题,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实现专业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发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最为有效。 一、潜心研究,为提升执教能力插上翅膀 校本研训必须建立在问题研究基础之上,因为只有在问题的驱动下,才会激发教 师学习内驱力。 1.了解教师需求,梳理教学问题关注教师成长需求,了解教师困难和愿望是确保培训成功和高效的前提。开展课堂教学存在困惑及需求调查,形成课堂教学诊断报告,使管理者在制定研训方案时有据可依,是实现教育研究贴近教师需求的重要保证。2.明确主题方向,确立研究课例确立以提升核心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研修主题,从提升教师集体备课研究、把握教材研究,教学反思研究,教育科研研究、课堂执教研究和课程建设研究六大能力入手,制定研究时间推进表。每学期组织的教科研活动和各项小主题活动都围绕着总研修主题活动进行。研究主题主要以课例呈现,突出一研一得。3.“” “”进行课例研究,突出四个 共同一课共研全员参与 ,实现“”“”了从 学习共同体 到 精神共同体 。共备。课例研讨是保证课例研究成功的重要前提。以作文教学为例,确定课例后,同年组老师先共同学习作文课程目标和教材,共同学习研讨优秀课例,确立初步学案。个人进行二次创造性备课,资源共享。最后形成执教教案。这个过程实现了教师个人研备,教师与同组骨干教师研备,教师与包组领导研备。共教。是课堂教学效课优劣的集中体现。即多人同上一节课,及时进行评议课,将问题加以梳理、订正。第二位教师执教、再评、再讲,让教师明确了教学要视学情而定,视个人执教水平而定。“”共评。通过 面对面评课和会话 ,可以给教师以更深刻的启迪,会实现教育思想理念的引领和教师专业的引领。评课中要做到优点说到,缺点说透,方法给够。共写。写执教后的反思。只有写,才是最真实的记录与印证, 会使我们散落的思考串成线。 二、打造三大工程,为提升执教能力厚重底蕴1.“”富脑强功工程 :让教师成为学习者“”一是 读三书 。充分利用好阅览室和学校图书资源,指导教师“系统研读本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和教育理论专著。二是 练三”“”功 。即书写功、朗读功和信息技术操作功。三是 讲三课 。“”“”新上岗教师讲好 入门课 ,青年教师讲好 达标课 ,骨干教师“”“”讲好 示范课 。四是 评三奖 ,表彰优质教学奖,教学质量奖,科研质量奖。2.“”名师带动工程 :让教师成为成功者“”通过青蓝工程 师徒 结对培养青年教师。每位骨干教师带徒弟1~2“”“”名,进行捆绑式帮教。因材施 培导 学相长。年终以徒弟成绩评价骨干教师成绩。对骨干教师高标准、严要求,搭建研训互动交流平台,达到典型引路的作用。3.“”科研工程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成长最缺的是如何将自己的实践积累上升为理性思考,将研究的因素渗透到教学中去。以科研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追求高质量的成功经验。学校可通过抓课题研究“”过程,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如在教师中开展 五个一 活动:制订好一份课题研究计划;参加一次科研活动;围绕承担课题上好一节研究课;做一次阶段性成果汇报;写课题阶段性总结和论文。科研培训围绕着活动专题确定、活动方案设计、活动过程指导、活动成果展示等内容进行。校本研训意识是宏大的,做起来是细小的。虽改变不了世界,“但是可以改变课堂、改变我们自己,也可以 引导教师走上一” 条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 。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池北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