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问题与途径[摘要]当前医学院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有三个:一是,医学院校不能根据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帮助教师进行职业发展;二是,多数医学院校外语教师并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职业发展;三是部分教师缺乏职业发展意识。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学习教师职业发展理论,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来提升职业思想;二是通过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并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进行教育研究,来丰富职业知识;四是通过教学反思,并借助教学改革,来发展职业能力。[关键词] 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9 —0153 — 02 1.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对于教师逐步开始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与学校教学质量、教师素质与能力、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并探索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途径,以此促进医学院校外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和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2.医学院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当前医学院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有三个:一是,医学院校不能根据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帮助教师进行职业发展。外语教师的职业需求应得到适时满足。新手期的教师在入职初期,为能否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而担心,对教师职业充满热情和理想,并期待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同和肯定。通过访谈法了解到,新手教师普遍希望学校增加学习和培训机会,多创设交流展示的平台,加强与专家教师之间合作学习,提供外部支持和良好的环境,包括必备的物质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相对民主的教育管理、客观公平的评价体系。成长期的教师,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科研方向,所以他们希望自己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取得相应的职称。通过访谈法了解到成长期的教师普遍希望得到科研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尊师重教的教学环境。挫折期的教师可分为两类:一类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胜任教学和科研工作,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另一类教师由于对工作不满意,对教师职业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理想得不到实现等,而产生了挫败感,进而对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对处于挫折期的教师,学校可给予其略具挑战性的工作,激发其工作活力;学校还可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学术活动,了解学术前沿,充分调动教师科研和教学的积极性。通过访谈法了解到,挫折期的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积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如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提供职业援助和心理辅导以及提供自我提升和对外交流的机会等等来帮助教师顺利度过挫折期。稳定期的教师有了自己的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了有一定建树的专家教师。通过访谈法了解到这个阶段的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是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整合。二是,多数医学院校外语教师并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职业发展。新手期的教师由于对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太了解,导致教学流于形式,把握不住课堂教学中重难点,无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际上,新手期的教师虽然在入职后得到一些教学上的指导,但是这些指导只是帮助其熟悉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并未包括对现代教育理念、外语教学特点、如何将教学理念与课堂活动相结合、如何向学生渗透文化内涵和培养其应用能力等内容的引导,因此,新手期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提高。稳定期的教师有的具有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有的具有出类拔萃的科研能力,有的具有运筹帷幄的领导能力。对于这个阶段的教师,学校常常不够重视,夸大其服务于学生和学校的工具性价值,强调其更加专业化的必要性,忽视了满足此阶段的教师自身需要的本体价值,较少关注此阶段的教师的实际生存状态。实际上,他们所欠缺往往是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学资源、足够的科研经费,一定的访问学习的机会和能够进一步晋升的希望。三是,部分教师缺乏职业发展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