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说课稿】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 认识分数 第一课时(P53-55 )。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会用白纸、涂色等表示简单的分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几。 教学 难点:是初步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1、(课件出示6个苹果和3个盘子)从屏幕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难能解答?你是怎样分的?我们把这种称为什么分法?2、(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盘子)师:4个苹果平均分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 —— 师:预备开始 生:(拍手击掌) 3、(出示1个苹果和2个盘子) 师:把1个苹果平均装在 —— 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 师:预备开始 (教师应观 察学生的表情,灵活处理) 师:怎么不拍了? 生1:半个。 师: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2:不 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 —— 分数。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 入到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 1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 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师:把这个苹果平 —— 均分成了(生: 2 份)师:这样的一分也就是 —— (生:一半),这样的一半怎样 表示呢? (生: ) 师:两个半块苹果,哪一半是 ,是谁 的 ? 师: 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 表示?(教师强调:只有平均 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 、大家弄清了 “ ” 的意义, 怎样写?怎么读呢?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 “ ” 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 一个苹果平均 “ ”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 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3、 动手操作。 (1)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 出它的 ,并用斜线画出来。(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 的 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 (3)汇报成果。 (4)你知 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 “ ” 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二)发现分数刚才,小精灵悄悄的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1)展示作品。 (2)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不仅要给予鼓励,还可以用学 “生的名字命名为 XX 折法 ”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P 55 练一练 1 :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2)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 想的? 2、P 55 练一练2:(1)想一想,涂一涂。(2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P 55 练一练 3 :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2)你在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