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科研的引领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园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它强调幼儿园教师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不是仅指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进修,而是包括幼儿园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提升其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十七章第五十一条指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2010 年 11 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解决当前学前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又“一次提出: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大家都强调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教育质量改进、办园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或策略多年来,我们幼儿园通过开展园本培训、专题研讨、现场观摩等活动,研究和解决了新纲要实施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大大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 改革备课模式,还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我们实行了创新的备课形式——先讨论后书写,即同年级组的教师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先集中讨论教学活动的内容、目标、准备及过程设计,再根据不同经验教师的要求分层管理。还她们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研究幼儿,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因人而异的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和创造。2 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育行为。近年来,加大对教师反思行为的研究,鼓励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为与观念相结合,在教育活动中勤于思考,善于反思,由原先单一的课后反思转变为课前、课后的反思,由反思自我逐渐转变到反思自我和反思幼儿相结合。这样,教师们通过不断的反思,改善了教育行为,提高了保教质量,更激励了每位教师争当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的愿望。3 改变课程的研讨形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学观摩课是开展教研活动一种常见形式,我园自进行园本教“”研以来,首先将公开课的开课形式由原来 各自为阵 式,变为“”“”如今的 同课异构式 、 连环跟进式 。教学研讨时,先确定一个教学内容,再由多名教师同开一节课或一名教师连续同上一节课,公开课研讨形式也由过去单一的课后评议改为如今的课前互助研讨、课中分析研讨、课后比较研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也能主动地和同年级组教师在课前、课后开展同课异构式的比较研讨,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自我,在资源共享中体验快乐。4 改变教研组组合形式,开展专题式研讨活动。我们将教研组按平行年组组划分的小、中、大班年组教研组,每个年组教研组既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共同点开展了年级专题教研,又可以围绕幼儿园的教研任“”务分年级组开展讨论,确保人人有课题,个个是 专家 。5 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活 动。 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家长充分参与,让他们与幼儿园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家园互动。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源动力。幼儿园把教科研作为办园资源,以教育科研引领幼儿园走内涵发展之路,通过教科研带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教科研的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