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班级管理体制的育人功能研究

班级管理体制的育人功能研究_第1页
1/5
班级管理体制的育人功能研究_第2页
2/5
班级管理体制的育人功能研究_第3页
3/5
班级管理体制的育人功能研究摘要:班级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增强班级育人功效。结合当前高校中班级和学生两个层面之实际,提出了三方面的育人体制:学生遍历性参与班务管理;阶梯型学习目标为主导的班级学风建设;全体共同愿景的班级文化构建与活动开展。以期培养学生的管理和协作能力、夯实专业基础与提升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全面发展。并基于实践开展情况,给出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与建议。关键词:班级育人;管理体制;遍历性参与;阶梯型;共同愿 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6-0011-02班级是高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班级建设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高校班级建设和管理面临着复杂的新情况,如新一“”“”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特质、 精英化 到 大众化 教育体制的转“”型、 学分制 改革使原有的固定班级动态化、网络信息时代对学生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诸多学生社团的泛起对班级同学间关系的冲击等,这些对传统班级功能的发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是制约。因此,必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增强班级育人实效[1]。一、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外学者已从最初 课堂教学 的管理视角不断深入到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多元方法方式对班级建设进行阐释。国内学者集中在班级作用、不同学科视角下的班级建设、班级建设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阶段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6]。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的职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是核心职能,即管理职能和育人职能。国内外学者目前主要关注班级的工具价值(即管理职能),对班级教育价值(即育人职能)重视不够。 二、班级管理体制与育人功能 (一)实际情况1.班级层面。目前高校对班级首先是按专业设置的,再考虑专业人数多少编制为小班。因此班级全体学生的最大共同点就是专业相同。对班级的管理体系采用学校到院系、院系再到班级的形式。2.学生层面。目前新一代大学生由于时代的发展,受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取向等的影响,多具有后述一些不良的特质:(1)为人方面:真诚度降低、功利性偏强;(2)做事方面:责任心较差、专注度低、缺乏韧劲;(3)学习方面:对专业认识缺乏、求知兴趣低,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时间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上投入不足而在其他方面则不加取舍地胡乱投入;(4)就业方面:心理历练不充分,刚一入校就过早担心就业,患得患失中迷失学习的方向,真正到毕业时又自我定位不准,消沉、随随便便对待就业。要矫正这些不良特质,迫切需要各个管理、教育层面和环节充分发挥育人功效,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班级管理教育。 (二)育人体制 1.让学生遍历性参与的班务管理模式构建。即在四年大学期间让班里的所有学生人人都担任一次班委,都参与过一次或多次班级事务管理。从育人功能角度而言,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管理和协作能力得到培养和历练。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以何种方式实施学生遍历性参与,此外由于学生个体能力差异,因此若实施遍历性参与后又如何保证班务管理的质量、效率不降低。2.以阶梯型学习目标为主导的班级学风建设。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开设进度,并遵从心智成长、认知规律,帮助学生确立阶梯型学习目标,亦即分不同学年(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班级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就紧紧围绕所确定好的学习目标实施。从育人功能角度而言,目的是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 技能。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如何确立阶梯型学习目标,其次是如何采取一些能促进学风建设的方法。3.基于全体共同愿景的班级文化与活动探索。班级文化是指所有或部分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实践活动是指以建设和发展班集体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活动。由于众口难调,因此只有基于全体共同愿景的班级文化与实践活动才会受到欢迎。从育人功能角度而言,目的是使学生对班级有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班级管理体制的育人功能研究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