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下民办本科高校教务秘书队伍建设[摘要]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本科高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推进二级教学管理是必然趋势。作为教学运行中具体执行和实施者,教务秘书在二级教学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能力水平对教学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规范民办本科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务秘书队伍是关键。[关键词] 二级教学管理;教务秘书;队伍建设 一、民办本科高 校教务秘书工作现状 (一)人员配备不足、职责不清、工作量巨大由于民办本科高校办学条件和资金投入问题,教学条件和管理人员配备不齐全,教务秘书通常是一人身兼数职。民办本科高校通常每个院(系)仅配备一名教务秘书,不论是几千人的院(系)还是几百人的院(系)都如此。与公立院校相比人员明显配备不足,公立大学一般设有教学秘书、行政秘书和科研秘书等职务,在民办本科高校这些角色都由一人扮演。民办高校教务秘书既要承担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又要负责科研、行政事务等多种工作,同时承担行政职责和教学管理职责,往往成为院(系)小教务处和办公室负责人,这就造成教务秘书职责不清定位不明确。随着民办本科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务处将二级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交由学院(系)负责,但是教务秘书并没有相应的增加,这就导致工作量加大,工作起来力不从心。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时效性的特点,教务秘书一个人承担多种工作分身乏术,严重影响学院各项教学措施的及时下达与执行,对教学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二)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培训机会教务秘书队伍流动性大,难以形成一支长期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缺乏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师范院校教育管理专业毕业后从事教务秘书工作的教师在教务秘书队伍里占的百分比很小,多由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担任,很多人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不对口,缺乏教学管理理论知识。半数以上的教务秘书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教学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对于现代化教学管理理念认识模糊,掌握不了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教务秘书在上岗前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完全靠日常工作中个人经验摸索。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大量繁杂的行政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与学校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教务处和学院内部的各个部门都有工作上的往来,高强度的工作量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躁情绪。教务秘书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方法与创新,更没有时间去撰写学术论文和科研课题研究。没有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就无法在实践中运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如此往复陷入恶性循环中,长此以往会对教学管理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三)对教务秘书工作重视不够“大多数民办本科高校在管理过程中依然采用院级教务部门 一”把抓 的集权式教学管理模式,二级教学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将权利下放到各二级学院。在二级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务处依然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过多过细的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院(系)教务秘书往往沦为 传话筒 ,仅仅起到传话的作用。民办本科高校更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不重视教学管理。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教务秘书是辅助者。与一线教师相比,民办本科高校教务秘书地位和待遇比较低。工作强度与待遇不成正比,造成心里不平衡辞职现象普遍。教学管理工作被视为行政日常工作,种种对教务秘书工作错误的认识和观念,直接导致其地位和作用不被重视。二、教务秘书在民办本科高校二级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领导的助手和参谋民办本科高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体制,将管理权力和重心下移。更多的教学工作都是由院(系)完成的。由教务秘书配合院(系)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或者系主任开展各项工作。由于院(系)领导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处理行政性实务,时间和精力有限,日常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就是教务秘书。这就要求教务秘书发挥聪明才智,能够做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教务秘书在教学活动管理中,参与和协调各项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教学计划,建立并归档教学档案。二级教学管理不仅仅是涉及到所在学院在的教师和学生,也与全校其他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