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免费师范生培养体系,造就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在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上,我们更多地强化了在职业理想” 信念教育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一、学校培养《中国教师》:在承担了培养免费师范生的任务后,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去向,贵校确立了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建立了什么样的培养体制?陈时见: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围绕培养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这个总体目标设立的。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对培养体制进行了改革,并通过改革创新了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具体而“”言主要是实施 四个强化 教育。一是强化免费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因为没有优良的综合素质,他们不可能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可以说,综合素质是免费师范生将来能否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基础。二是强化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学校专门设立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方案的研究项目,研究和探索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和主要途径。三是强化学科专业基础教育。特别是强化学生在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探究和综合运用,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四是强化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开设能力训练系列课程,强化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当然,如何将这四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更好地适应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校除了有针对性地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指导,还”加强了与各个省教育厅的联系。《中国教师》:贵校在提高免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经验?陈时见:我们非常重视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因为这是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首先,我们对免费师范生开展了一个学期的系列化的入学教育活动,包括对学生进行免费师范生政策解读、强化对专业的具体认识、与中小学名师面对面交流,以及给他们做一些专题性的专家报告,以引导免费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同时,让他们在心理上对未来要从事的教育事业有所准备,并在此阶段开始立志。其次,让免费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训练。比如在暑假期间到农村或者一些中小学校进行社会实践等。不仅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社会,拓展生活面,而且能够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再次,实行学生集中住宿管理。我们将免费师范生的住宿安排得相对比较集中,可以很好地利用学校的园区给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有利于他们进行养成教育。另外,我们还通过社团和各种论坛,比如未来教育家联盟、青春杏坛等,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辅导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来说,在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上,我们更多地强化了在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对免费师范生采取资源集优的 小班化 模式进行精英人才的培养,还建立了有利于他们学习的资源中心和自主学习中心。可以说,这些工作都比过去更为系统和扎实了,对以后的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更为有利了。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培养方案。《中国教师》:在免费师范生就业指导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陈时见:这方面的工作是纳入到学校对免费师范生的整体教育工作里进行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免费师范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学校招生就业处“”提出 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 的工作理念,无论是生涯规划、就业能力,还是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基本上是全程性的。比如学校专门为免费师范生举办双选会,专门针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因为免费师范生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承载着国家的期望,有明确的要求,也有具体的就业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教育部、大学、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中小学等的多方联系和协作机制。所以,我校除了有针对性地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指导,还加强了与各个省教育厅的联系。“师范大学要主动加强跟基础教育的联系,我们现在正在推动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就是希望可以使大学与中小学形成一”个共同体。《中国教师》:结合已经就业学生的情况,您觉得在将来的免费师范生培养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