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论述题(4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论述题篇一关键字内部控制管理者缺位风险控制银行作为保证国家金融稳定的基石,各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对其的监控一直没有放松。但近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国际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也随之不断涌现,全球金融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创新化的过程中,风险危机逐渐显现,内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其典型代表就是,1994年英国“百年老店”巴林银行倒闭,1995年日本大和银行巨额亏损丑闻,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2002年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违规贷款案。以上危机既涉及发达国家,也涉及发展中过家;既涉及经济制度完善的国家,也涉及经济转型的国家,形成这些恶性事件的诱因众多,但涉案银行缺乏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却是共同点。1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其既定目标的实现,在其内部对业务流程、财务会计、员工行为操守所采取的有别于企业日常管理的控制程序。通过在单位内部设置严格的约束和制度,以防止员工舞弊行为的发生。其最初起源于西方审计学中的“内部牵制”,它是指每项经济活动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员工负责,从而形成相互约束、相互监管的财务制度,并主要运用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如财会制度中的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等。但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内部牵制制度逐渐渗透到企业各部门,发展成为现金内部控制制度。对商业银行而言,内部监控体系建立取决于银行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体制结构等诸多因素,彼此之间有一定差距,监控的重点亦有所不同。因此,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作为商业银行制定内部监控体系的纲要。2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分业经营制度,长期承受着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其正常经济业务的干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银行实行“总量控制,规模管理”办法,导致其发放贷款“重量不重质”。此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却是共同点。1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其既定目标的实现,在其内部对业务流程、财务会计、员工行为操守所采取的有别于企业日常管理的控制程序。通过在单位内部设置严格的约束和制度,以防止员工舞弊行为的发生。其最初起源于西方审计学中的“内部牵制”,它是指每项经济活动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员工负责,从而形成相互约束、相互监管的财务制度,并主要运用于企业财务会计方面,如财会制度中的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等。但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内部牵制制度逐渐渗透到企业各部门,发展成为现金内部控制制度。对商业银行而言,内部监控体系建立取决于银行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体制结构等诸多因素,彼此之间有一定差距,监控的重点亦有所不同。因此,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作为商业银行制定内部监控体系的纲要。2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分业经营制度,长期承受着政府和国有企业对其正常经济业务的干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银行实行“总量控制,规模管理”办法,导致其发放贷款“重量不重质”。此外,由于国有银行普遍缺乏完善的内部监控,行内人员违规操作不时发生,造成银行不良资产增多,威胁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建立“分级管理、分工监督”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总体上,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四大问题。2.1存在“所有者管理缺位”现象,内部控制环境恶劣一是国有银行仍未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存在模糊不清的委托管理关系,员工激励不足,造成严重的所有者管理缺位;二是没有在行内树立内部控制优先的指导思想,存在“重业务轻内控”的倾向,内部控制没有跟上业务发展速度;三是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理解不透彻,把日常管理和内部控制、审计相混淆。2.2银行的内部控制文化尚未形成总行领导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