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努力很舒服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人生哲理跳出舒适圈,需要我们主动去改变。可棘手的是,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应该改变,而是畏惧改变。我进银行实习的时候,有个带着我的小师傅,比我大5岁,三年前结的婚。闲聊的时候她问我是哪所学校毕业的,有没有考到什么有用的证书。听完我的回答后,她显得既惊讶又佩服:“我真羡慕你们这些厉害的人!换了我是万万不行的!”接着她有些懊恼地低下头,说:“我老公和婆婆总是嫌弃我笨,还说我没本事。”我安慰她:“你结了婚,要顾家还要照顾孩子,要考这些当然分身乏术啦。”她却摇摇头:“我还没小孩呢,我今年才26,不想那么早生孩子。”紧接着她又说:“不过呢,我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大学四年一共就考了个会计证,毕业还是家里找关系让我进的银行,不用会计证也能混吃等死,早知道不如不考了。”我鼓励她:“只要能挤出时间,我觉得你完全可以考一考的!”她却显得百般不情愿:“算了吧,虽然我很羡慕你们这些高材生,有时候也挺想像你们一样学点东西的。但只是想想而已啦!有时间我情愿去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学习太枯燥了,在桌子面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我会疯的!”我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我想,她还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掉入了生活的舒适圈中了。在这个圈里,她不需要动脑子思考问题,只需要跟着惯性走就可以了。也正是因为平时不改变,所以一旦面临改变的时候,人就会退缩,畏惧。这种对困难的畏惧,使我们选择呆在一个熟悉的地方,选择每日撞钟般重复的生活,机械、固定、且安稳。可正是这个舒适圈,不断消磨着我们的时光,令我们束手束脚,怨天尤人却又一成不变。为什么人总是难以跳出舒适圈?跳出舒适圈之所以困难,第一是懒得改变。拿交友这件事来说吧。其实交友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这意味着你需要去重新介绍自己,重新认识别人,重新与人磨合,甚至还会有着因不合适而分开导致的机会成本的浪费发生。有人不爱社交,总是在固有的圈子里徘徊,这就使得他翻来覆去见的总是那么几个得百般不情愿:“算了吧,虽然我很羡慕你们这些高材生,有时候也挺想像你们一样学点东西的。但只是想想而已啦!有时间我情愿去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学习太枯燥了,在桌子面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我会疯的!”我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我想,她还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掉入了生活的舒适圈中了。在这个圈里,她不需要动脑子思考问题,只需要跟着惯性走就可以了。也正是因为平时不改变,所以一旦面临改变的时候,人就会退缩,畏惧。这种对困难的畏惧,使我们选择呆在一个熟悉的地方,选择每日撞钟般重复的生活,机械、固定、且安稳。可正是这个舒适圈,不断消磨着我们的时光,令我们束手束脚,怨天尤人却又一成不变。为什么人总是难以跳出舒适圈?跳出舒适圈之所以困难,第一是懒得改变。拿交友这件事来说吧。其实交友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这意味着你需要去重新介绍自己,重新认识别人,重新与人磨合,甚至还会有着因不合适而分开导致的机会成本的浪费发生。有人不爱社交,总是在固有的圈子里徘徊,这就使得他翻来覆去见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听的总是那么几个故事,了解的总是那么几个领域。可若真是跨出了那一步,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会见识到更多的人,形形色色,性格迥异;会听到更多的事情,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会学到不同的知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跨出那一步,你会觉得打开了一个新天地。跳出舒适圈之所以困难,第二是没有时刻保持危机感。《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惨遭丈夫抛弃,为争儿子的抚养权,不得不抛开养尊处优的富太太作风,去找工作赚钱养家。一开始她是百般地不愿意,觉得售货员要赔笑脸,服务员要端盘子走来走去,都不如她的陈太太好做。唐晶劝她:“人在一辈子当中,总会有那么几个时刻,逼着你不得不离开自己的舒适地带。你觉得你现在还做不到,其实是因为你还把自己当做衣食无忧的陈太太。子君,你现在的处境不比打工妹好多少,你必须要转换角色了。”后来出去工作的罗子君,一步步走过来,既见证了自己可以低到尘土里的卑微,也见证了人生的可塑性。其实,倘若罗子君在以前就能给自己树立危机感,时时警醒自己不要在舒适圈内堕落,那也不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