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和品牌化建设研究摘要: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和品牌化建设,要在思想上解决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解决品牌活动建设的作用定位问题,提升建设品牌化的理念;要实现品牌活动的分级、分项目、分专业学科的领导,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要强化品牌活动的引领作用,使活动受众更加广泛;要挖掘、打造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要整合资源,打造校园大品牌。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品牌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087-02本文结合攀枝花学院校园文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建设的举措,探讨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化和品牌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旨在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案例支持,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个案参考。一、学校主导,全校参与,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通过活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建立应用创新的标准化工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引领现代科技的发展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从而推进学校科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在校园内建设起参与度广、参与面大、能反映本校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的群众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激发学生激情,唤起学生追求高尚的人格和道德,震撼学生心灵的重要教育内容。攀枝花学院自 2002 年起,就“”由学校主导,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开展 木棉阳光 科技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在科技创新、校园文化、人文艺术各个领域均有涉猎,涵盖面广。二、科学设计,广泛宣传,开展社团文化活动节大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组织,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加入社团,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活动过程中,具有相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切磋,相互学习,相互启迪,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业余爱好的水平,同时还能增进相互的友谊,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自信。有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社团,得到锻炼和提高,把业余爱好变成专业,毕业后走上了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之路。要面向全校和社会展示各社团项目的内容、展现社团成员的水平和风采,还需要各种平台。校级层面要科学设计,广泛宣传,集中展示,让全校师生和社会认识与了解他们,使精品社团走向社会,达到最终服务于社会的目的。攀枝花学院有各种社团七十多个,学校自 2004 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 木棉阳光 社团文化活动节。三、整合资源,引进高雅艺术,加强文化交流如今的高校,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文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合理整合本土优秀文化遗产、专业文艺团体、著名艺术家等资源,积极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以舞台展演形式为学校学生呈现高水平、多形式的文艺大餐,使学生更好地亲近艺术、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攀枝花学院地处川滇交界处的两大彝区之间,境内还生活着蒙古族、纳西族、傈僳族、回族、傣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民族特色鲜明,民族资源丰富。为了使学校学生了解本土文化,学校邀请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通过非遗项目的舞台展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优秀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学校还与攀枝花市艺术剧院、文化馆等专业文艺团体建立合作互助关系,开展综合艺术进校园、小品艺术进校园、戏剧进校园、交响乐进校园、民乐进校园等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专业团队邀请古筝演奏家王中“”山、 葫芦丝王 哏德全等知名艺术家到校开展交流活动。四、心系学生,抓住重点,创建具有显著大学特征的文藝品牌活动在学生短短的几年大学生活中,总有那么几个阶段是具有显著大学特征的、学生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在这些记忆中,突出的有两个时间段:一是刚跨入大学的新生生活阶段,二是离开大学生活的毕业季。经过多年的实践,具有显著大学特征的两“大文艺晚会已经成为攀枝花学院的品牌文艺活动: 木棉雅”——“”——韵迎新生联谊晚会、 木棉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