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体式特点元曲在写法以及阅读上都有哪些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曲的体式特点,欢迎参考阅读!一、元曲的体式特点要了解曲,首先我们来看曲与词的关系有人要问:曲与词有何区别?其实,在历史过程发展中,对二者的名称往往混淆不分,也容易引起误会大家学过词的人都知道,宋人把词叫做乐府元人把曲也叫做乐府宋词元曲实际上都是乐府歌词元人所谓的词,就是后代所指的曲还有人认为词是诗之余,曲又是词之余故也有把曲称为“词余”的诗之余为词、词之余为曲,各相争雄,我们暂且不去争辩从文学史上所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的文体唐诗基本上是五七言诗,词、曲则都是长短句我们就词与曲在内容、形式、语言、风格上的进行比较(1)、内容上的特点:词一般反映了:一是爱国的激情和抗敌的壮志;二是都市繁荣和个人的享乐;三是世情的感伤和归隐的清高;四是丧国的悲恸和庶民的痛苦朋友们对宋词知之较多,这里我们就不举例了曲则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由于“主旨”、“作意”的不等、不同,才导致诗词往往讲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元散曲则可哀可伤,敢怨敢怒,狂歌当哭,嘻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以后再详细分析(2)、在形式上同异刚才有位朋友提到长短句当然曲和词同属于长短句但曲的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词和曲在当时都是合乐能唱的歌词;其句式从1---7字以至8--12字不等但一字句到七字句是基本句式,而八字句不是四加四成句,便是三加五成句这是词和曲在形式上相同的地方但同为长短句式,也有相异之处:<式、语言、风格上的进行比较(1)、内容上的特点:词一般反映了:一是爱国的激情和抗敌的壮志;二是都市繁荣和个人的享乐;三是世情的感伤和归隐的清高;四是丧国的悲恸和庶民的痛苦朋友们对宋词知之较多,这里我们就不举例了曲则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由于“主旨”、“作意”的不等、不同,才导致诗词往往讲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元散曲则可哀可伤,敢怨敢怒,狂歌当哭,嘻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以后再详细分析(2)、在形式上同异刚才有位朋友提到长短句当然曲和词同属于长短句但曲的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词和曲在当时都是合乐能唱的歌词;其句式从1---7字以至8--12字不等但一字句到七字句是基本句式,而八字句不是四加四成句,便是三加五成句这是词和曲在形式上相同的地方但同为长短句式,也有相异之处:1)词分为一段(或片、遍、阕)二段、三段、四段,而以二段为最多,曲通常只有一段如曲牌《满庭芳》朋友们下来无妨查一查,是不是词和曲中都有这个牌,它们的词曲名相同那么如何区别呢?此调词、曲名同,实则异如果没标宫调,大家一般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看如是二段的,即是词,如是一段的,即是曲2)、曲有衬字,词一般没有衬字曲有衬字,即正格(正字)之外。而加衬字可多可少,大抵散曲加衬字较少,剧曲加衬字较多,甚至使一支曲衬字多于正文的。如: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中将原有的两句14字,加衬字后增至53字“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这里面的: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恁子弟每谁教你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均为衬字衬字越多,音节就越急促,有助于增强感情抒发的力度。这个我们以后会细学3)、用韵不同:学过词的朋友都知道:词韵通常用《词林正韵》,它分十九部,平声、上、去、入声各部分押曲韵通常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也就是上周课后作业,让大家下载的这部韵书《中原音韵》,共分十九部,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通押,入声则分别归入了平、上、去,像现在的普通话那样当然古典界也有人主张用今音,但我们学习古典,小渔村作业还是统一要求用《中原音韵》4)、词不能加句子,而部分曲可以加句子曲不但有衬字,而且有些曲调本身可以增加句子有些套数还可以增减调数,这是曲律的规定可增句的共有十四调:《正宫端正好》《正宫货郎儿》、《正宫煞尾》;《仙吕混江龙》、《仙吕后庭花》、《仙吕青哥几》;《南吕草池春》、《南吕鹌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