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现阶段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超龄现象的思考论文论文摘要:通过对近年来日趋严重的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超龄现象的现状及中国足协对此所做处理、处罚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促进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超龄现象骨龄为何青少年足球比赛经常让足球专家们惊喜,褒扬之词在报刊杂志上频频出现。其间也曾出现许多少年英雄,可是一旦进人成年,一切就都发生了改变,未能按照专家们所期望的发展。究其原因,青少年足球队员超龄现象在作怪。超龄带来的危害波及到国家队以下各级梯队,直至国家队。为此,本文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超龄现象进行透析,以促进我国足球运动健康发展。1超龄现象分析超龄现象由来己久,从少年儿童组的比赛到各级年龄组的比赛都充斥着更改年龄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参赛队将队员年龄改小3一4岁,以大充小,以大打小。我国最早发现超龄现象是在1985年“柯达杯”世青赛上,当时谢育新等数名球员篡改了自己的年龄,在这之后,中国球员参加的所有足球赛事几乎都存在超龄问题。八一足球运动员郑喜君为了参加1998年U一23全国足球锦标赛全国足球联赛,对其年龄进行了更改,其后为了参加全国青年联赛和第9届全国运动会的足球比赛,又将其年龄进行变更;2000年国少队参加亚洲区决赛前,足协对球员骨龄检测的结果是有的队员超龄;在清除这些球员后,结果在与日本队的比赛中以0:7的大比分告负。2000-2001全国U一17球队冬训期间,足协对每支球队中的5名球员进行抽测,结果有66名球员超龄。在2001年“耐克杯”全国少年足球选拨赛中,成绩名列前四名的球队中都有多名主力球员超龄,这不仅给耐克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也使中国足协痛下决心打击足球球员超龄现象。2001年12月中国足协对参加国家少年队集训和在广东清远参加优势期集训的运动员进行了骨龄检测,有125人骨龄检测超标,占总人数的14.2%;2002年5月,中国足协对参加全国U15大区比赛的9个赛区、12个会员协会的4006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骨龄检>我国最早发现超龄现象是在1985年“柯达杯”世青赛上,当时谢育新等数名球员篡改了自己的年龄,在这之后,中国球员参加的所有足球赛事几乎都存在超龄问题。八一足球运动员郑喜君为了参加1998年U一23全国足球锦标赛全国足球联赛,对其年龄进行了更改,其后为了参加全国青年联赛和第9届全国运动会的足球比赛,又将其年龄进行变更;2000年国少队参加亚洲区决赛前,足协对球员骨龄检测的结果是有的队员超龄;在清除这些球员后,结果在与日本队的比赛中以0:7的大比分告负。2000-2001全国U一17球队冬训期间,足协对每支球队中的5名球员进行抽测,结果有66名球员超龄。在2001年“耐克杯”全国少年足球选拨赛中,成绩名列前四名的球队中都有多名主力球员超龄,这不仅给耐克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也使中国足协痛下决心打击足球球员超龄现象。2001年12月中国足协对参加国家少年队集训和在广东清远参加优势期集训的运动员进行了骨龄检测,有125人骨龄检测超标,占总人数的14.2%;2002年5月,中国足协对参加全国U15大区比赛的9个赛区、12个会员协会的4006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骨龄检测,结果共有1098人超龄。中国足校队、上海申花队、青岛海牛足校队和广东队的超龄率为零。超龄现象最为严重的是浙江绿城队,超龄率达45.7%,此外,成都队、四川全兴队、大连赛德隆队等的超龄率也比较高。2中国足协对超龄率件的处理情况中国足协对数次更改年龄的八一球员郑喜君做出停止一年参加全国足球比赛资格的处罚。中国足协在2001年大连全国足球注册工作会议上对超龄球员问题严重的火车头、河北、武汉、沈阳和湖北5家地方足协予以通报批评。对159名更改年龄反复制证的球员处以停赛2年的处罚;对351名更改年龄重复上报申请参赛资格证的球员处以停赛1年的处罚;对32名更改年龄的女足青年球员处以停赛2年的处罚。2001年8月24日中国足协注册办公室下发《关于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注册制证工作进行自查自纠的通知》,要求各会员协会在规定时间内主动上报各种问题,中国足协将不予追究和处罚;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未主动上报的问题,一经查出将加重处罚;对于违规球员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