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共青团组织应重视青少 年群体法制观念教育】 青少年群体\- 1 - 浅谈共青团组织应重视青少年群体法制观念教育【编者按】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过程中,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体的出现和扩张,特别是一些色情暴力的信息大量滋生,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对青少年的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加上部分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对未成年子女管教约束办法不多,手段粗暴,导致一些青少年对学业逐渐失去兴趣,从而拉帮结伙慢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教育、文化、公安、共青团等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15 年全市青少年犯罪状况分析 2015 年我市共处理各类犯罪 嫌疑人 725 名,其中 25 岁以下 258 人(涉罪比例为 , 18 周岁 以下为 37 人(涉罪比例为 。在 25 周岁以下的犯罪嫌疑人中,我市户口 为 172 人(涉罪比例为 。外地人员中户籍地为我省外市人员48 人,外省人员 38 人,主要为 省份。现针对 2011 年我市户籍的 25 周岁以下犯 罪嫌疑人作一分析。 \- 2 - 一、当前我市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案件类型相对集中。 在 2011 年 172 名 25 周岁以下犯罪嫌疑人中,涉嫌盗窃、抢劫 或抢夺罪名的有 35 人,强奸 1人,其余人员涉案类别主要是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 等,占人员总数的 71 。 2 、未成年犯罪比例降低。 在 2011 年37 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有5 名为本省外市人,我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32 名。较 2008 年、 2009 年相比涉罪比例下降 20 与 2010 年基本持平。 3、人 员文化程度偏低。 在2011 年 25 周岁以下犯罪嫌疑人中,有 15 人为小学文化, 122 人为初中文化或初中肄业,只有 35 人为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4 、人员地域化趋势增强。 在 2011 年 25 周岁以下犯罪嫌疑人 中,户籍地为铜陵县的有 101 名,占总数的狮子山、西湖范围所占的比例也较高。他们相对集中在一些乡镇和村庄,一般以同学或老乡为纽带长期聚集在一起,进而实 施犯罪。 5 、结伙犯罪形式明显。 在 2011年破获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作案的比例明显上升。如今“ 年狮子山分局侦办的 木山聚众斗殴案件,涉案的 11 名犯罪嫌疑人均为 25 周岁以下,其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5 名,年龄最小的黄某出生 日期为 1995 年 1 月 10 日。该案中涉及的两个团伙成员 - 3 -分别来自狮子山和东村,他们多数初中毕业后无所事事,在叶某和张某的带领下,长期聚集在旅馆、网吧、场所,对外划分派别,时常因小事与他人结怨,为争强好“”胜 摆场子 ,进而实施多起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和聚众斗殴犯 罪。此案的 11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移送起诉,他们将用原本美好的青春赎渎 自己的罪行。 二、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原因 1、自身方面的因素。一是法制观念淡薄。由于被抓获的青少年文化程度较低,他们法制观念淡薄程度不言而喻,在讯问有些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时,有的甚至回答 我不”知道这是犯罪,只是跟别人后面 等。二是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劳动技能,出外打工的社会竞争力差,无法谋生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电视、网络中灯红酒绿的不良镜头也成了青少年模仿的对象,对金钱和刺激的追求,使他们在现实“”和 梦想 的巨大落差中迷失了自己。2、家庭原因。从这些人员的父母看,文化程度程度也普遍较低,很多是文盲或小学以下。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或放任自流,或简单粗暴,有些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少年不仅缺乏家庭的温暖,也缺少生活的来源,社会的不良因素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3 、学校、社会因素。 通过对破获的案件中 嫌疑人的讯问,发 现在一些边远乡镇,学校管理制度缺失,少数教师不 - 4 -愿在偏远地方教学,根本无心管理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熟视无睹,不关心、爱护,甚至劝说学习差的学生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