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南五市联考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下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A.鸡蛋B.西瓜C.面包D.太阳系2.一艘轮船空载时排水量为1000t,满载时排水量为5000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轮船自身质量为1×106kgB.装载的货物的最大质量为4×106kgC.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5×107ND.如果排开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满载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5×104m33.甲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乙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C.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都保持不变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B.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不受火药的推动,但仍然向前运动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6.如下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这些场景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越来越慢,是因为足球受重力的作用B.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站在水平领奖台上的运动员,他受到的重力和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对单杆竖直向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7.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F=20NB.F=10NC.F=5ND.F=30N8.你上体育课时,遇到一些场景,并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A.“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道理B.“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道理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D.“单杠表演”时手上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9.甲、乙两球放在液体中静止,甲球在水面以上和水下部分的体积比为1:4,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乙体积相同,因为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以F浮甲>F浮乙B.若甲、乙体积相同,G甲=3/4G乙C.若甲、乙休积相同、均为实心,则甲、乙由不同物质构成,ρ甲:ρ乙:ρ液=4:5:5D.若甲、乙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若由同种物质构成,则甲一定是空心的,且空心部分体积为甲球体积的1/5,乙可能是实心10.工人用图中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G物:G滑轮=9: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A.10%B.45%C.80%D.90%1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A.瓦特(W)B.焦耳(J)C.帕斯卡(Pa)D.牛顿(N)12.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A、B装满(ρA<ρB).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